湛江文学
《湛江文学》是一份拥有国内外刊号、公开发行的文学杂志。《湛江文学》的前身是《湛江文艺》和《港城》,一份是地区文联刊物,一份是市文联刊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地、市合并,《湛江文艺》和《港城》也合二为一,成了今天的《湛江文学》。
文集访问量: 9078 次
音乐列表
梁黎明汗水从额头上、从头发里顺着脸颊大颗大颗地滴下,轻轻拍打着船板的浪花,激起的水滴也不时溅入嘴里,都是咸咸的,分不清哪个是汗水,哪个是海水。秀珠站在船舷旁,微微弯着身子,两只手不停地抽拉着垂在大海里的绳索。二十几米长的绳索,一头系着浮筏,一头系...
◎蔡丽英广袤的樱花公园秋月里开满春花久居繁华闹市渴望大自然的回归文秀岭的野趣给你诗歌的灵感谢鞋山的悠闲田园寨的灵动带你走进童话的世界新三团的军威山底革命的精神延伸,延伸三十万大军移山造海鹤地银湖海纳百川茗皇茶芳龄21岁正是时代热血青年经得起品评查...
陈海韵在外工作漂泊的人,不少人都会惦记着故乡。乡愁乡愁,故乡是抹不去的思念,斩不断的牵挂,月是故乡圆,水是故乡甜,人是故乡亲。然而在徐闻有这样一个人,她不是徐闻人,却甚似徐闻人,她总说:“我把徐闻当作故乡。”1997年,她从湖南益阳来到广东徐闻,...
◎饶燕文山底革命纪念馆设立于廉江市石角镇山腰村委会,自1937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全地区近千人投身革命,涌现出李鸿、庞铁魂、刘傅秀英等360多名英烈。日前,笔者随湛江市作协一行走访了石角镇,参观了山腰革命烈士墓、廉化陆博边烈士陵园等。抚今追昔,感慨...
邓理斌我狠狠地给自己放了半天假,出城收获秋光。不约谁等谁,也不声张,无具体目的地,不开小轿车而骑摩托车,即兴起行,只为无遮挡地沐浴秋色,随心所欲,随意停拍,这是独出简行的妙处。行至城外,半岛尽头的深秋,风温气爽,晴空万里。放荡不羁的太阳,像是被承...
◎刘春柳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时光把它们深埋在海边的红树林里轻柔的海风吹过透出一个时代的光芒海面空阔,可以容纳二千多年的空间那些铜器杯盏,破土而出像是凝固的歌声,又像时间的雕塑圆融美满的万岁瓦当如抒写汉赋的一个个文字敲击着我们的目光而那些或深或浅的裂...
◎钟海东穿越雷州半岛来徐闻看菠萝的海一望无际的绿色在大地平铺扩散此时,还没到菠萝成熟的季节南海的风跨越琼州海峡在蓝天上绣出凸凹不平的、晶莹光亮的白云偶尔看到一群大雁悠闲地向南飞不宽的道路两旁的椰树,守护着那片静谧的绿它们把菠萝的黄色藏起来,也封印...
许慎慧“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出的庄严宣告,恰似万象更新的好消息,生气涌动,激荡人心。党的百年征程波澜壮阔,脱贫攻坚更是其中一场硬仗。有一个扶贫...
◎李映一群人的大海拥挤成浪花朵朵通过海的认知,调动浪花探访夜的清幽踩着大海的脚步前进,后退;后退,前进一二三,二二三花开的模样,特别可爱与浪花起舞,浩浩荡荡诗人们在夜空之上来来回回合水线轻盈一瞥南海与北部湾,亦步亦趋以水的方式亲上轻柔漾动,之后合...
梁运青儿时,我在下洋老家与爷爷奶奶生活了六年。老家的房子是四间简陋的茅草屋。三间茅草房相连在一起,坐北向南,主屋居中。另一间房坐西向东独立在西面,还带着一间用木头搭建起来的简易小厨房。茅草房的墙胚是用稻草和着红泥垒起来的,里面到底还掺和了什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