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超半只耳的故事星期天,阿伟开车独自去乡下玩,回程时天已经黑了,开着开着就迷了路。忽然,山路边出现了一间小木屋饭店,店名特别有意思,叫“聊斋饭店”。老板是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儿,正在一个人咿咿呀呀地唱着戏曲,吃着火锅。阿伟一看就咽起了口水,求老头儿给...
李楚楚民国八年,塞外库伦镇的苗补天靠着制造假虎骨,发了大财。江湖中用兽骨当虎骨卖,属于皮门的生意,而卖假虎骨的人又叫老烤,老烤也分三六九等。一些初入皮门的江湖人士能用马骨、狼骨和牦牛骨制作虎骨,可是这种假虎骨只能骗不懂行的人,赚些小钱而已。而苗补...
杨东三大家民国那会儿,有个姓侯的山西人,在北平城有十几家铺子,而且还是商业公会的副会长。侯掌柜有个独子叫侯奎,打小就爱听京戏,到十六岁时,一听胡琴响,浑身就痒痒,连学也不上了,整天泡在戏园子里,成了个不折不扣的戲迷。侯掌柜着急啊,这可怎么办?侯掌...
锁蒋伟这天,在一处郊外的小村庄里,来了一对夫妇,丈夫叫罗云鹤,是个白白净净的青年,看举止像是一个读书人,妻子却是一个长相丑陋的黄发麻脸村妇,名叫翠花。不过夫妻二人情谊相投,待人也挺和善,村民们与他们相处得不错,只是对其身世一无所知。一天,宁静的村...
上套儿嘛叫放鹰啊?过去天津有一种窑姐儿,在大饭店住包房,专瞄有钱的主儿,用姿色引诱上钩后,正儿八经嫁过去当小,等弄到一笔钱后,扯个旗子散伙,这行当就叫放鹰。话说英租界有个二毛子,姓张,大伙儿管他叫张毛子。庚子年,义和团烧教堂杀洋人,八国联军攻进京...
古保祥有一位喜欢野外探险的人,一次在乞力马扎罗山迷路,和同伴走散了,在一片大森林里过了一个晚上。不敢在地上栖息,他选择了在树上,渴了吸树液,饥了掏鸟蛋。整个夜晚,他都与自己对话,谈过去,说将来,最后集中到了现在。在第二天黎明时分,已经万念俱灰的他...
谢素军旅程中,我偶然路过一座廊桥,被其古色古香的特质深深吸引,忍不住和坐在桥上的老人攀谈。聊着聊着,我细细打量起桥上那细致的雕刻。一切都那么美好,却突然被柱子上一条刻痕破坏了心情,那条刻痕和火车站、機场画的那种身高线一模一样。很明显,有人打算在这...
马亿1986年的盛夏,刚满20岁的爸爸在武汉的工地当包工头,22岁的妈妈在爸爸管辖的工地上已经做了半年的饭。这时他们已经相爱了,但家里人还不知道。按老家风俗,爸爸必须托一位媒人上門提亲。于是,趁夏天短暂的假期,爸爸直接上了家爹家婆的门。爸爸先不说...
书剑林海的母亲走得早,全靠父亲把他拉扯成人。父亲是个收破烂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一声声“收破烂呐”伴随林海一路成长。一眨眼林海长大了、考上大学了、工作了,父亲也一天天老了,身体弓得像虾米,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可还在收破烂。林海怎么劝也不肯歇下手,...
于永海结婚多年,我和妻子很少吵架,即使偶尔有些小摩擦,也都能相互理解忍让,很快便化解得烟消云散了。可是几天前,我们吃晚饭时因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而且这一次竟然谁都不让谁,越吵越凶,越吵声音越大!到了最后,妻子气得抓起一个盘子,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