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诚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并不陌生的问句,也是许多人苦苦追寻并试图回答的话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人生哲学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学家不吝笔墨之所。若谈人为何而活,就要了解人因何而生,人只有生才能活,生是活的前提与前因,人因何而生又可以从本原意...
曲克一、《师说》的为师之道《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为誉称“唐宋八大家”之首的“百代文宗”韩愈所著,其思想教育涉及面颇为广泛,可以说在教书育人、道德修养、为人立世及修身养性等方面都对世人有很深的思想启示。其中所阐述的“为师之道”对于我们所从事的教...
蒋艳(蒋艳: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语言符号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任意性还是象似性,这是数十年来学术界激烈讨论着的话题。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是任意的,音义之间不存在自然的联系...
程心颖(程心颖:西昌学院艺术系,讲师,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的教学与研究。)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上古原始壁画可以看出,那时的先民们就已经非常重视色彩地运用了,似乎与色彩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常用“丹青”二色来指代绘画。佛教传入前的中...
江娜(江娜:中国药科大学英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鲁迅作品的译介。)鲁迅一直主张“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然而,我们发现在《呐喊》和《彷徨》里,这位语言大师使用了大量的重复手法。重复在其中扮演了其他辞格所不能替代的重要角色...
王海涛中国第二届全国美展中,水彩画三分秋色,其面貌从“小”变“大”,从“后台”转向“前台”,从单一的形式,发展为当代的多元化格局。2010年上海朱家角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对世界水彩画交流引发一次艺术的震撼,收到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俄罗斯等18个...
袁萃(袁萃:暨南大学华文学院09级研究生,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从2010年开始,全国各地的电视台的相亲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其中反响最大的莫过于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面对这种现象,很多学者从文化、社会、大众传媒...
张丛丛一、《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概况肖邦的创作阶段大致分为华沙时期(1810~1830)和巴黎时期(1831~1849),《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作于1837年,是他巴黎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肖邦作为古典浪漫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之一,发展了谐谑曲这...
宋军中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而统一中求对比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和”的精神,也是贯穿中国民族音乐的一大特征。古人云:“和为五音之本”,现代的解释和即和谐,它具有十分广阔的内涵。笔者仅从民族音乐的概念、特征及音乐美学等方面来探讨“和”的价值。我国的民...
金英敏意大利语语音清晰,音序均匀并且有节奏和韵律,每一个音(元音和辅音)发出来都非常饱满圆润。意大利语共有五个元音分别是a、o、i、e、u。所有的词都是以元音结尾,这是意大利语一大发音特点,不管是元音的位置在哪儿,都要发的很清晰,不能吃音。即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