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96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沂河渔翁
  • 香灵儿
  • 谢汝茉
  • 岚若西谷
  • 骆雪
  • 九满

王建光作为独立的时代记录者和思考者,贾樟柯始终保持着对社会转型中诸多问题的严肃审视。从小城儿女,到大都会众生相,贾樟柯的目光集中于底层民众的命运,以及底层社会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这种强烈的底层关怀意识和社会批判精神,尤为学界所关注。倘若,...

浏览全文 阅读(37289)
意义,在空间中弥漫 2023-11-09 08:48

李刚小说的阅读,总是要先弄清楚作者想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如何开始、如何发展,最后又是如何结局的。一般说来,时间是小说最重要的结构维度。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温说:“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时间同故事和人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价...

浏览全文 阅读(37258)

刘巍文学作品的读者来信,是读者在读过作品之后,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把自己的感想、看法表达出来的信函式写作。它具备诸多功能,其一是直抒胸臆。文学的读者来信有直接的针对性,它面对的是文学作品,是虚拟的非实存的人生故事,所以这“胸意”更多的是读者个体对作品...

浏览全文 阅读(37222)
制造“敌人之敌” 2023-11-09 08:48

袁一丹目前讨论抗战时期周作人的政治姿态及思想立场,多依赖文集材料,尤其是收入《药堂杂文》第一部分的四篇“正经文章”:《汉文学的传统》《中国的思想问题》《中国文学上的两种思想》《汉文学的前途》。所谓“正经文章”,是与周氏擅长的“闲适文章”及其事伪后...

浏览全文 阅读(37188)

江弱水朱朱的第四部个人诗集《故事》出版于2011年,其主题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怀旧。一是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一员对构成经典文本与集体记忆的某些人与事的复写,如《江南共和国》的柳如是,《再记湖心亭》的张岱,《海岛》上的放逐者苏轼,《多伦路》旁的解剖学家鲁迅...

浏览全文 阅读(37190)

罗执廷以《小说选刊》《散文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为代表的选刊家族已成为当下非常有影响力的文学传媒。它们享有先天性的象征资本优势——“选”即意味着“好”,这将让被选的作家感到光荣,也让读者大众感到满足,选刊因此而拥有可观的发行量,也能对某些作家的...

浏览全文 阅读(37205)
关怀的诗学及其他 2023-11-09 08:48

西渡解志熙[摘要]“诗人之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每每遇到此事,还是会引起大家的关注。诗人、诗评家陈超的去世,引发了大家对“诗人之死”的再一次关注与思考。诗人西渡在陈超去世以后,也写了一首悼念陈超的诗作。这首诗既表达了对陈超的追怀悼念,也表达...

浏览全文 阅读(37174)

庄伟杰一时间是人力所无法抵御的。倏忽间,新世纪已旋转了十五圈年轮。尽管20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但回首百年中国文论的运行轨迹,不难发现,20世纪中国文论史俨若一部精神蒙难的问题史。如果说,从先秦到晚清的文学理论,才能作为正宗的中国文学理论:那...

浏览全文 阅读(37208)

王学谦张江的《强制阐释论》是近年来极为少见的全面反思当代西方文论的论文。文章在充分肯定当代西方文论的独特性和创造力的前提下指出其严重的缺陷,这种缺陷又在中国近30年的传播过程中被极度放大。文章将当代西方文论的缺陷归结为四个方面:场外征用、主观预设...

浏览全文 阅读(37162)
文本意图与阐释限度 2023-11-09 08:48

陈定家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方文论思潮的大量涌入,对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格局和思维方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面对西方文论“独霸天下的姿态”,中国学者虽一开始就有从“跟着说”“接着说”发展到“对着说”的良好愿望,但迄今为止,能与西方文论“对着说”的中国...

浏览全文 阅读(3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