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月刊
《小小说月刊》由河北省文联主办,于1993年创刊,是全国惟一刊发小小说原创作品的省级刊物。“内容丰富、文短旨远、鲜活大气”是《小小说月刊》坚持的风格,“人生、人性、人本”是《小小说月刊》倡导的主旨。主要栏目:四季芳洲、哈哈世相、谐趣园、滚滚红尘、一帘幽梦、似水流年、益智园、另类园、荒诞夜话、神秘岛等。
文集访问量: 13175 次
音乐列表
马犇裱画是一门传统手艺,淮城自古多文人墨客,裱画的地儿也就不缺乏了。说是裱画,其实字也裱。本土出产的画,外地的画,还有那些需要修缮的旧藏,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但后来,有些作坊后继无人,有些作坊不再经营这老手艺,还有些作坊改成了机裱。不管别人怎...
张玉玲在那有些泛黄的旧时光里,凤城大户白家才貌双全的二小姐茉莉,在秋天的某个午后,细心地收起她视为珍宝的那幅画,然后提着一个白色的小皮箱,悄无声息地走下阁楼,走出大院,消失在老街的尽头。那时候,她的母亲正在午睡。午睡醒来后的母亲得知此事,先是盛怒...
冯骥才津门胜地,能人如林,此间出了两位卖茶汤的高手,把这种稀松平常的街头小吃,干得远近闻名。这二位,一位胖黑敦厚,名叫杨七;一位细白精明,人称杨八。杨七杨八,好赛哥儿俩。其实却无亲无故,不过他俩的爹都姓杨罢了。杨八本名杨巴,由于“巴”与“八”音同...
王春迪人家那是过年,咱呢?叫过关!海爷这话说得实在。临近年关,别人家烹羊宰牛、杀鸡煮黍,海爷脑子里装的全是生意,事儿特多!这不,各路掌柜回来了,正愁如何办好年饭,来感谢这些为东家操心费力的账房掌柜。这些生意上的三教九流,保不准哪天用到哪个阿猫阿狗...
红酒相思古镇只有一个剪头理发的铺子,叫茹先生修面铺。开修面铺的茹先生是个女的。茹先生年近四十,少言寡语。瘦高个儿,白净脸,长得蛮清爽。在女人眼中,茹先生长得中规中矩,不妖不媚。茹先生本人的发型怎么看都像是三四十年代的明星,镇子上的女人只是在画上见...
喻礼平沱江如一匹缎子从古镇边轻轻滑过。这是一个秀气玲珑的川南古镇,背倚青山,面向江流。靠山的一边大多是一层或两层的木质楼房,临江的一面则是清一色的吊脚楼,打开窗子便是江风阵阵,渔帆点点。一条被行人和马帮踩踏过千万次的青石板路横穿古镇,并沿着江边蜿...
李世民算起来,程小那来到餐馆,还差三天就一个月了。程小那想着,快发工资了,等发了工资,就给儿子买一身好看的衣服,寄回去。外面,风很大,好像飘起了雪花。餐馆里,却是暖意融融。茶是刚沏上的,飘着淡淡的香味。菜是刚端来的,冒着热气。客人们一边用餐,一边...
刘建超将军参军时,还不满14岁。团长摸摸将军大大的脑壳,又捏捏他细瘦的胳膊,说,还没有三八大盖枪高呢,去卫生队吧。他噘着嘴说,我要上前线杀鬼子,为我爹娘报仇。团长说,救治伤员也是为了打鬼子。去,执行命令。将军被送到了卫生队,队长拍拍将军的肩膀,去...
余显斌院子很静,如一片水。水中,荡漾着桅子花香,轻轻淡淡的,如一袭薄薄的箫音。桅子花下,如果有一架秋千,那就更好。栀子花下当然有一架秋千,还有一个女孩。女孩一袭白裙,随风飘摆,很好看的。女孩手里拿着一本书,脸上带着一丝洁净的笑,桅子花一样清淡。那...
田杕一弯月牙悬于天际。我蹲在院子里,刺啦刺啦,磨刀子。清冽的月光淹没了我冰冷的目光。刀子是爷爷留下的,久没人磨,锈了。爷爷年轻的时候用这把刀子杀过鬼子,刀子是老田家的骄傲啊!老歪是县高中的门卫,是个急性子。那天,父亲去给我送棉袄。他一口浓郁的乡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