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025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藍光雨
  • 宋家园
  • 骆雪
  • 宁星
  • 芳踪
  • 我游冥冥

仝筱菲摘要:本文以“生命三部曲”为例研究其中蕴含的苦闷情怀。全文共分四部分,其一,《雷雨》以周公馆两代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为线索,愤怒地控诉了吞噬人性的封建桎梏。其二,《日出》以陈白露作为社会全景图的透视焦点,通过自我冲突和人际冲突等方式描摹了金钱社...

浏览全文 阅读(27908)
市场与文学的碰撞 2023-11-09 08:48

田晓李一鸣摘要:市场需要怎样的文学声音?80后作家又是怎样与市场碰撞的?而结果又是怎样的?本文从接受学的角度,根据已有的问卷调查,对不同年龄层次和身份背景的阅读群体在面向80后作家作品的了解程度及倾向喜好加以分析,试着找寻80后作家在市场化的道路...

浏览全文 阅读(27911)

叶龙彪摘要:陈白尘的作品与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历史剧作品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现实鲜明的影子。他的创作中流露着浓烈革命精神,其作品语言质朴,结构完整,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带有强烈的倾向性,他描写的正面人物具有反对压迫、反对强权的特点。本文从三个...

浏览全文 阅读(27870)

张英摘要:《人生》中的高加林这一形象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种审美需求,审美感受,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震颤。他与其生活的农村环境发生了异化关系,农村也变成了权利主导并制约一切,这些都迫使高加林不愿意留在农村,他希望到更大的城市去闯荡,相信自己能改变世界。...

浏览全文 阅读(27951)

崔秋驹摘要:余秀华的诗歌中写出了现代人特有的现代性。现代性就是人对于世界、自身的一种体认,它是瞬息万变的,是游移不定的,是拒斥稳固的。余秀华诗歌中表现出的现代性因素,正是诗人作为一个现代人处在现代社会所表达出的认识。以关键词的方式来撷取余秀华诗歌...

浏览全文 阅读(27873)

谢正海摘要:艺术家的审美心理是一个复杂的建构过程,其相应的审美意识也一样。而两性审美意识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在我们当代作家的作品中有着很明显的表现。在当代众多女作家的小说——审美文本背后,潜藏着当代女性作家独特的审美心理,我们通过对其审美心理...

浏览全文 阅读(27896)

于洁摘要:随着经济模式与社会的转型转型,市场经济也带来了文学的转型。本文试图从刘震云小说与市场运作下影视改编之后文学观嬗变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文学如何发展提出一些看法。关键词:《手机》;文学的影视化;市场经济近年来,刘震云的小说《...

浏览全文 阅读(27817)

张晓燕摘要:《小团圆》是张爱玲写于1975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叙述了在新旧文化的交替中,众多人物离散、残缺的生活与命运,而在小说文本中又多处出现了对二美三美的“大团圆”的叙述,但作家却把小说命名为“小团圆”,这不仅是对“大团圆”的嘲讽,也是作家...

浏览全文 阅读(27857)
解开记忆的封锁 2023-11-09 08:48

赵甜摘要:《黑色地图》是北岛后期代表作之一。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是一般人的人生历程:归乡、记忆、告别。诗人通过“黑色”与“地图”,“泉水和蜜制药丸”与“夜的话语”,“彩虹”与‘“黑市”,“小窗”和“明月”这四组存在悖论的意象向我们传达人生的悲剧性...

浏览全文 阅读(27840)

师玲玲摘要:穆时英被评论家们赋予了两副面孔:“普罗文学”白眉与“新感觉派”圣手。这两个称谓很确切地对穆时英那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两类作品进行了归类——表现流氓无产者的作品和具有“新感觉派”独有特征的作品。关键词:穆时英;两类作品;都市;人性一苏雪林...

浏览全文 阅读(27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