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366 次
音乐列表
姜胜群在古代,碑铭是一种文化。作为一种载体,一些优秀的碑铭,在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以真挚的朋友情谊,点评柳宗元的文学成就。既赞扬了逝者的高贵品德,又痛斥了庸人的世俗。简洁有序,文笔生动。清代沈德潜称赞:“噫郁苍凉,墓志中千...
孙贵颂练书法的人,许多都喜欢标榜以“二王”(王羲之与王献之)为宗。虽然你看他写的字,根本与“二王”不沾边,要架势没架势,要风韵无风韵,可是他就是硬往那上面靠。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二王”的字写得棒。“二王”父子,书法都极有造诣,但两人却不尽相同,...
刘诚龙李一与乔廷英曾是哥们。喝酒打牌,互相掩护,乔嫂打电话来:李哥,乔不死的又在打牌啊?李一答,没呢没呢,乔哥跟我在学习文件呢。花街柳巷,互相掩护,李嫂打电话来:乔哥,老不死的在干嘛?乔哥答:嫂子放心,李哥跟我在弄倡议书,撰“关于尊重妇女同志的倡...
张树民战国中期,可谓中国历史上的大乱世。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撕破脸皮,你杀我戮,大行霸道。武力征服,掠夺地盘,是通行手段。动不动诸侯国就强强联手,弱肉强食,打群架,瓜分弱小诸侯国,残酷而冷血。整个神州,战火绵延,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就...
王俊良晋孝武帝时,王国宝位极人臣,却心胸狭窄。他见不得别人好,是个典型的“恨人有,笑人无”式人物。《世说新语》载,有人向晋孝武帝举荐能臣王珣,帝“令唤珣。垂至,已闻卒传声”,此时,“国宝自知才出珣下,恐倾夺要宠”,需要一个立即阻止晋孝武帝与王珣见...
杨孔柱微信群里有一大帮“群友”,这些“群友”,有相识的,也有不相识的。有老面孔,也有新面孔。有的是相处几十年的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也有的只是一面之交,见面打个招呼而已。还有的是在什么笔会上、酒桌上,大家坐在一起,一时兴起,互相加个微信而已,其...
陈思炳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打人莫打脸,揭人莫揭短”。因为,“面子”常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尊严相联系,凡“生而有欲”的人都很看重面子。爱“面子”好不好呢?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凡事皆一分为二的。一方面,太看重了“面子”容易出问题。说错...
周云龙某女士和老公吵了一架,气得不想煮饭,就带孩子去面馆吃了一顿。第二天去接孩子放学,孩子眼泪泛眶,问:妈妈,你还会跟爸爸吵架吗?女士有些不忍,忙问孩子怎么了?孩子带着哭腔说,昨天的面,好好吃!孩子的角度,父母的角度,角色不對等,年龄落差大,角度...
郁土小琬琰(昵称“小宝”)两岁半时,突然开口说“不”。比如吃饭时,问她这个菜要吃吗,答“不”;那个菜要吃吗,答“不”。总之,所有的菜,她都说“不”吃!可过不一会儿,对于其感兴趣的菜,刚才明明对之说“不”的菜,她照吃不误!儿童心理学认为,说“不”是...
周稀银不去打扰别人的幸福,似乎不难做到,但不去打扰别人的痛苦,恐怕有时还真的容易“越界”。除了我们有同情弱者的天生气场外,还有种误区:“我是在帮助他,谈何打扰呢?”其实不然。每年高考揭榜时,也是朋友亲戚间见面交谈、电话通话、微信会话分数的最多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