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944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混沌虚空
  • 孤树
  • 林沐风
  • 断翼孤蝉
  • 我游冥冥
  • 南山2020

胡建新毫无疑问,识人用人是一种本领。对于直接管官的组织部门和领导干部而言,更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本领。“为将之道,在能用兵,为君之道,不在能用兵,在能用用兵之人。”这句近似绕口令的古语,恰到好处地说明了识人用人的极端重要性。俗话所说的“用兵如神”,确...

浏览全文 阅读(24342)

沈栖“杞人忧天”的典故,妇孺皆知。人们耻笑那个担心天会倾圮而整天忧心忡忡的杞人,因为这是庸人自扰式的虚幻。倘若把“忧天”移为“忧人”——惊悚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危及其他生物物种,令地球陷于万劫不复的危机,那它就不是一种“杞虑”,而是令人堪忧...

浏览全文 阅读(24265)
观念可以杀人 2023-11-09 08:48

李景阳民间对于正负能量的误解甚而到了可笑的地步。这回,一个10岁童的自杀事件让我想到,起关键“毙命”作用的,正是这样一个跟“能量”相关的观念。自然,这个观念不能成为法庭审判的依据,毕竟,惨剧的发生跟10岁孩童心理的稚嫩相关。但我还是要追溯那个最初...

浏览全文 阅读(24257)
咸言辣语 2023-11-09 08:48

中高考期间顶格罚噪音污染,平时呢?高考、中考即将来临,6月28日,武汉市城管执法督察总队召开视频会议,决定开展2020年“静音护考”专项行动,对在中高考期间噪声扰民单位,最高将按10万元顶格处罚。(人民网2020年6月28日)顶格处罚噪音扰民的“...

浏览全文 阅读(24252)

苗志学这是张树民的一句话。语出《杂文月刊》2020年4月原创版《只为涤荡秽丑尽心力》一文。张树民对杂文的缘分,来自逆反之心。一些人對杂文很不待见,张树民偏要弄清楚那些人为什么“和杂文有切骨之仇”,盖因杂文针砭时弊,涤荡秽丑。张树民“生性倔强,认死...

浏览全文 阅读(24280)

张小华有同事戏谑地说,今年好像没有春天,直接从冬天跳到了夏天。听了这话,大家都能会意——天气方面,从严冬凛冽骤然变为高温炎热;更重要的是疫情原因,许多国人在家里“宅”过了整个春天。“宅”在家里,忘记了闹元宵、踏青游春,忘记了二月二、三月三,忘记了...

浏览全文 阅读(24250)
后疫情时代的生活 2023-11-09 08:48

吴兰友《杂文月刊》2020年5月上原创版刊登了一篇文章《怎样理解“躺在家里就是贡献国家”?》,“躺在家里就是贡献国家”是在疫情爆发期为减少人员流动可能造成病毒传播的特殊说法,在后疫情时代,我们的确应反思一下过去人类过度干预自然侵犯自然的生存模式了...

浏览全文 阅读(24254)
站出来说话 2023-11-09 08:48

陆成文读《每一种发声都可能被听到》(《杂文月刊》2020年5月上原创版)有感。疫情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中央指导组去武汉居民小区实地考察,有居民隔着家里的窗户向中央指导组大喊“假的、假的”“形式主义”,主要反映社区物业工作弄虚作假不到位问题。...

浏览全文 阅读(24252)

本刊编者由向继东先生编选的《2019中国杂文年选》近期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延续了向继东先生在选稿上高标准、严要求的一贯风格。入选作家既有沈棲、陈鲁民、刘齐、朱大路、刘诚龙、于文岗、汪强、游宇明、齐世明、迂夫子这样的杂文名家,也不乏名不见经传的杂文...

浏览全文 阅读(24240)
说自己的话 2023-11-09 08:48

向继东我每年总想多挑一些报刊的作品,哪怕某些作品略逊一筹,也会收录一些,以示编者“海纳百川”。其实,这对读者未必是一件好事。作为编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最好的东西呈现给大家;收录不必在乎其發表园地,见好就收——今年,我大致就是这样做的。我一直在想...

浏览全文 阅读(2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