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716 次
音乐列表
□韩浩月上周在北京有一场诗歌活动,诗人中岛主编的《诗参考》迎来了30周年。130多名诗人与来宾,聚在东三环的一处所在,大家朗诵诗歌、聆听诗歌。因为获得了一项荣誉,我也前去参加了这场活动,见了许多十多年未见的朋友,这也意味着,我已经远离诗歌十多年了...
□刘齐装潢公司的设计师喜欢胸有成竹地问顾客:“您要什么风格?”每逢有人这么发问,我就比较紧张。风格,多么的高雅!用到我身上合适吗?我一个老百姓,有一套不漏风的房子已经不错了,还要什么风格?如果愣要说风格,那我的风格就是与群众打成一片。“但您还是得...
□许家祥不少人认为“木鸡”是贬义词,常常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或痴痴发愣的样子”。其实呢,“木鸡”并不“呆”,而是“一种高深境界”。庄子就认为,外表骄横、强悍、好斗的鸡,并不是最厉害的,只有真气内敛、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真正...
□任万杰“江郎才尽”这一带贬意的成语,一千五百多年来就一直陪伴着江淹。他自幼勤奋好学,六岁能诗,十八岁己熟背“五经”,所作《恨赋》、《别赋》,更显其才华横溢,被誉为千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罢笔,落了个“江郎才尽”的名声。其实,这正是江淹为...
□寇士奇明朝末年的朱大典,少时好学,但苦于家境贫寒,无钱入学读书。在伏龙庙附近有一所私塾,朱大典在割草打柴之余,便常到私塾边“倚窗听课”,后被塾师及东家发现,他们都被朱大典的好学精神所感动,遂破例收他入学伴读。朱大典于是得到读书的机会,从此更加发...
□沈栖在封建社会,即便是贿赂公行、贪墨遍地,也会出现似凤毛麟角般的清官,为世人所赞誉,史家则不惜笔墨留存于卷帙。清朝康熙年间的郭琇便是一个显例。郭琇(1638年-1715年),字瑞甫,号华野,山东即墨人。纵观他的仕途,其走过了一个从“以贪黩闻”到...
□陈忠海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但现实生活中奢靡现象又往往十分普遍,在有些历史时期还十分盛行,对其产生的危害历代统治者也有一定认识,颁布过许多“禁奢令”。西汉时,针对当时婚丧嫁娶中的奢靡现象,朝廷多次以诏令形式进行过制止。《汉书》...
□夜雨辑《白夜行》:曾经拥有的东西被夺走,并不代表就能回到原来没有那种东西的时候。马伯庸:阅读没什么意义,但总要做一些没什么意义却有趣的事。马尔克斯:平庸将你的心灵烘干到没有一丝水分,荣光才会拨动你心灵最深处的弦。鲍勃·迪伦:一个人如果能在清晨醒...
□云中辑已经看到了一个“美丽新世界”,我选择往前走。——李安执导的电影《双子杀手》被归为“技术流”,但票房不如预期,他在受访时这样表示写?写了两个星期。想了一年。——曾有人问契诃夫写《樱桃园》花了多长时间,契诃夫回答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
□任溶溶等点心师傅的辩证法任溶溶我过去请一位罗宋老人到家教我俄文,我请他吃叉烧包。他吃下来觉得很奇怪,叉烧包是咸的,怎么包子的皮是甜甜的呢?后来他恍然大悟:这就是辩证法。我想想,我们广东点心师傅最懂辩证法。你看蛋黄莲蓉月饼,莲蓉月饼是甜的,却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