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731 次
音乐列表
●严阳对于“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句老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为什么“儿不嫌母丑”?那是因为母亲为养育我们,往往吃尽千辛万苦;还因为通常说来我们对于自己的母亲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并且也别无选择。就我个人来说,作为男人,我没有十月怀胎的亲身体验,...
●杨光洲最近热映的电影《中国机长》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飞机在高空出现故障,百余名乘客处于危险之中。一位乘客竟强调自己的知情权,试图冲进驾驶舱一探究竟。为使飞行不受更多干扰,他被制止了。现实中像这样不分时间、地点、条件把自己的权利绝对化的人不在少数。...
●张志明一个熟人的老婆,以前很能干,上班、种地样样行,起早贪黑不说累,街坊邻居亲戚都夸她知道干活,能干。忽然在去年,她不上班了,说要开什么保健店,号称可以治百病。于是到处借钱,东拼西凑,人人都劝她不要干,她固执地不听,反而说劝她的人不懂,津津乐道...
●方鸿儒安徽淮南凤台某校因公开销毁学生带入校园的手机而引起网上热议:律师、老师、学生、家长,见仁见智,各执一词。据校方所云:销毁之举是与家长签了协议的,其初衷是“为了学生好”,且是在久治无效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云云。笔者亦聊抒己见,以为不应将手机...
●乔国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楚辞·卜居》,指人或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明君”也好,“莽汉”也罢,概莫能外。譬如: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可谓“一代枭雄”。在《三国演义》的开篇“桃园三结义”闪亮登场后,通篇都讲他善待下属、有...
●万木春一听到有人夸俺那么好,俺就脸红、心跳、眼皮儿颤。其实,俺没有你说得那么好,十有八九是你看走眼了看错人了。你说俺一不好吃,二不贪玩,是个好男人。哪里哪里,俺只不过是没有钱罢了。当前生活要紧,能保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就算不错了,哪里还敢...
●杨新伟“油腻中年”一词是网络流行语,源自2017年冯唐的一篇文章《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其中油腻的意思是一些让人看着讨厌不招人喜欢的特质。油腻中年是形容那些油腔滑调,世故圆滑,不修边幅邋里邋遢,没有真正的才学和能力又喜欢吹嘘的中年...
●吴锦祥有次参加某个活动,一个生意场上的中年女士因为晚到坐我一旁,朝我做了一个抱歉的表情,然后我们有了简单的交流并互换了名片。她称我老师,我却不知如何回称她。眼下在工作和社交场合,有职位的都称职位,而没职位或职位较低的则按年龄和性别称呼,如先生、...
●刘吉同那天,我们原营部退役多年的部分战友聚到了一起,中午酒过三巡后,一个“新兵蛋子”给大家都很尊敬的老教导员端酒,说:“老李,我敬你一杯。”教导员听后一愣,继而有点尴尬地说:“是的,老李,老李。”随后喝了那杯酒。教导员姓李,喊他“老李”按说不错...
●林永芳成年人学习中的形式主义,实则古已有之,并非新鲜事物。那些心不在焉、敷衍塞责的“假装在学”,本质上折射的是一种厌学症。话说“厌学”这东西,至少在战国时期就有记载了。《学记》称:“今之教者,呻其占半,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