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8747 次
音乐列表
石飞《虚名不如屁》是家乡的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虽年代久远,至今仍为乡亲们津津乐道。张员外家的布料生意,祖辈相传,闻名遐迩,数代不衰,芝麻开花节节高。不过,近年来,张员外却心事重重,寝食不宁。老爷子年逾花甲,感到精力渐衰,两个儿子到底讓谁继承祖业呢?...
游宇明秋天树叶开始泛黄的时候,山林里热闹起来,几乎所有动物都在议论狐狸研究出来的一项特种整容术。这项整容术高级在哪里呢?只要粘上仿生的面罩,便可以将一张丑陋的脸变得沉鱼落雁。更神奇的是面罩胶在脸上,该笑可以笑,该哭可以哭,一点也看不出人为改造的痕...
齐世明到浙江绍兴,必造访迅翁故里,观罢鲁迅纪念馆,随走进其旁侧的咸亨酒店小憩。点一壶绍兴黄酒与一碟桂皮煮的茴香豆……朦胧中,一位身着长衫之人,温文尔雅地走来,落座于我对面,竟是孔乙己!我给孔乙己斟了一杯黄酒,与他攀谈起来:迅翁在《孔乙己》开篇即说...
刘家云每年春节前后,人们在写春联、拜年或者相互问候时,总习惯于沾新年度生肖之光,且一味的抬高生肖、美化生肖,借以激励自己、鞭策家人、祝福他人。即便是身为“四害”之一的老鼠,也被人们冠以“玉鼠”“金鼠”“灵鼠”“吉祥鼠”等美名,并一厢情愿地希望它也...
陈庆贵恐怕不少人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深信不疑,我却更信“重赏之下必有‘庸夫’”。因为于今,我对前语愈益耳听为虚,对后说倒是越发眼见为实。“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原意是指在重赏刺激下,定会有勇者接受挑战。在物质极其匮乏年头,有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
许家强晏子是齐国的宰相,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的机敏和仁德,在那个信息极度闭塞的年代,就被广泛传播。被人广泛关注时,就不仅仅是好的一面会被传颂,不怎么高大上的一面也瞒不了人。晏子最没法掩藏的缺陷,就是他的五短身材。某次他出使楚国,楚国的国君想针对他...
晏建怀北宋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论武不如其伯父太祖赵匡胤,论文不如其父亲太宗赵光义,但在要面子、讲排场、比阔气上却远甚于文治武功的太祖太宗。北宋自赵匡胤黄袍加身、开疆拓土,到赵光义以文治国、统一中原,老百姓终于得一夕安寝,至赵恒与辽国以签订“澶渊...
陈鲁民有一天,秦王说自己身体不适,要吃公鸡蛋治病,并把找蛋的任务交给了甘罗的父亲,若三天不能完成任务就要诛灭满门。大臣们面面相觑,都知道这很荒唐,可是谁也不敢出面劝阻。甘罗知道后,心生一计。三天过去了,甘罗按照约定来到了朝堂上。秦王问甘罗说,你父...
朱国平上个世纪之初,随着清王朝主持的最后一场科举考试的落幕,历时一千二百余年的中国科举制度,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公元1061年8月,在北宋都城开封进行的一场殿试,却因为考生和考官不同凡俗的表现,而作为一段佳话,被鲜活地保存在历史的记忆中。参加这...
任蒙我与明末著名谏臣杨涟同里,杨涟曾于万历年间在苏州常熟做过五年知县,被朝廷考评为“第一廉吏”。因为前些日子写了篇关于杨涟的散文,由此想到清代康熙年间的江苏巡抚汤潜庵。汤巡抚在清初以清廉著称,他去苏州赴任时,一路布衣牛车,仅一老仆相随。路上适逢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