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842 次
音乐列表
●张宏丽无须讳言,时代特有的泛功利化、信息化对传统的纸质阅读、实体书店的冲击是巨大的。于是乎一些“精明”的商家抓住了一个叫做“仪式感”的卖点,不遗余力地通过所谓“高颜值”的诸如“二十四小时不打烊书店”,来营造所谓的阅读“仪式感”,去迎合讲究“仪式...
●姜胜群西汉开国功臣韩信未发迹时,经常吃不上饭饿肚子。一个漂洗衣物的老大娘见他可怜,便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一连几十天,天天如此。“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方鸿儒日前笔者在某杂志上阅见一位略闻其名却素未相交的哥们将其“傍名人”之作为大大地自我推销了一番——与某某某某名人合影啦,请某某某某名人为其集子作序啦,在其所谓作品研讨会上有多少多少名人到场为之吹嘘捧场啦。其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傍技,颇令笔者闻...
●朱林兴凡人当自重。自重即珍爱自己的品格、名声。它是有骨气的表现。知识界人士更应自重。这是由一小事想起的。有一位朋友,擅长会计业务,某单位闻其名,拟高薪聘请他出任顾问,任务是为这家企业钻国家税收政策的空子,避所得税。这位朋友断然拒绝:“给钱再多,...
●齐世明有大师之实、坚辞大师之名的学界与文坛大家,驾鹤而游时几乎都有“遗言”传颂。这“遗言”,不是安排家事、后嗣的临终嘱咐,不是夕阳残照那闪亮的一抹——绝笔之作,甚至还属健在时的一二感慨或悟道,但一经发出,或如石破天惊的“启蒙”,或似如雷贯耳的警...
●孙贵颂骑自行车外出,忽然听到背后传来吵闹声。回头一看,是两个男人在争执。一人道:“你还像个人吗?”另一人反驳:“我怎么就不像个人了?”“你看看你做的那些缺德事吧!”“我做什么缺德事了?”……因有急事,“好戏”没有看下去。回家后“倒叙”一下刚才的...
●伍里川打开网页,看见关于一档网络综艺节目的广告,这档节目叫“话聊”。不用说,脑子里立即想起的是那个医学上的名词,进而还想到医院里那些让人悲戚的角落,和角落里让人生死疲劳的故事。能够想象得到创意者的自鸣得意。这词儿多响,多容易记住。可我就想问,参...
●迂夫子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追求“流量为王”已是不争的事实。《北京日报》近期就先后报道过两个有关流量的案例。2月24日,某流量明星微博账号造假,通过刷虚假数据来提升流量被曝光;事隔百天,6月11日,某明星发布的微博竟被转发过亿次,被曝光是幕后推手...
●刘江滨一位朋友新近升职,自是一件喜事,按说我应该打个电话或发个短(微)信表示一下祝贺,踌躇再三,决定还是算了吧。或曰:你这样做是否太不近人情了?锦上添花的事谁都乐意干,轻松简单,顺水推舟。但是这顺水人情也能让人伤不起。那年,也是一朋友升职,我为...
●杨孔柱生活中,常见有些人——没吃的时候,饿得什么都想吃,有块窝窝头也当宝贝;有吃的时候,又说吃什么都不香不甜,白面馒头扔掉也不可惜。不出名的时候,想出名想得都快发疯了;出了名又怕出名,一出门还要把自己弄得不像自己。愈说他胖,他愈能喘,牛X哄哄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