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900 次
音乐列表
●严阳很多年前,我中学的一位老师自豪地告诉我们一件事:你们知道中国人为什么特别聪明吗?那要归功于我们天天使用的一样东西——筷子。至于为什么,他这样解释:因为经常使用筷子,我们的大脑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因此,使用筷子的我们,比起使用刀叉的老外们要聪明...
●张金刚仓库里,好几辆儿童车堆摞在一起,崭新如初却灰尘满布。女儿的喜新厌旧,我们的有求必应,一度造成浪费。偶尔翻出儿时的照片,父亲用旧自行车改制的儿童车,虽然仅有辘轳和支架,但我端坐其上,却笑得格外灿烂。如今的“幸福生活”,可谓是逢旧必换、见好就...
●孙贵颂董其昌是明朝末年人。他自幼聪明过人,才气横溢。17岁时,参加松江府会考,一支生花妙笔,描绘锦绣文章,自谓“第一非我莫属”。不料红榜一出,竟列堂侄董原正之后。原来,阅卷官同时也是松江知府的衷贞吉,读董其昌的考卷时,文章无可挑剔,但字写得太臭...
●姜胜群主角,故事的中心人物。配角,配合主角完成故事。两者如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一出戏,不能光有主角,没有配角。正如百花园中,不能只有鲜花而没有绿叶一样。陈佩斯与朱时表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中,有一段台词——朱:我知道你不愿演配角儿。陈:我演了十几...
●陈思炳《左传·昭公七年》有一段这样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叫正考父的人,他第一次被任命为上卿的时候,一直是弯着腰受命;第二次被任命为上卿时,是鞠着躬受命;第三次被任命为上卿时,他竟然俯身如弓受命。平时走路时,他总是低着头顺墙根小步快走。他...
●孙建邦在扬州参加全国作家采风活动间隙,走在扬州的一条胡同里,见几个工人正在路上干活,停住脚步想看他们作业,不料一个中年汉子热情问道:“看八怪?”说着手一指,“不远”,往前,是“扬州八怪纪念馆”。俺顿生几分感动——声色未动就让人家一下看出来了!扬...
●汪金友在文化圈里转了多年,我发现最便宜的事情,就是抄袭。从网上或书上找一篇别人的文字,然后署上自己的大名,再投出去。过不了多久,“大作”就发表了。先是有熟人点赞:“真聪明,真有才,妙笔生花,振聋发聩!”接着,稿酬汇款纷至沓来。不费吹灰之力,便可...
●张志明日前,“小说《锦绣未央》系列抄袭案”首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宣判,依法认定周静小说《锦绣未央》中有116处语句及2处情节与沈文文的自创小说《身历六帝宠不衰》构成相同或实质性相似,涉及字数近3万字,已构成对沈文文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和信息...
●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二15班崔韵指导老师周鹤风天色已薄暮,勇士在山峰中攀爬,一路行来,他所向披靡,只为登上顶峰。我相信,他永远也不会妥协,永远也不会说:“果然,我不行。”这一个“果然”出口,仿佛无论多威武的勇士也泄了气,无力再冲破牢笼,奔向光明,有...
●于昌伟得过且过●于昌伟不许出圈●郝延鹏如此“愉快”●王成喜大逆不道●康林无题●马菁海同学会●蓝波别动!危险!●王成喜找错对象●刘志永家人闲坐灯火可亲●邸天行捅大篓子●康林在旅途●郝延鹏无奈之举●王铎各有所信●赵玉宝英雄难当●朱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