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171 次
音乐列表
化定兴和周围人聊天,时常能感到大家的种种无奈。一个朋友写工作材料,先不说内容,光是想排比式的标题就让他焦头烂额了,我说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他说没办法,领导要求这样做。这种无奈,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还有一些无奈则弥漫整个社会,令人担忧。比如有的落马官...
郝斌生太行山区一农家妇女养了四十年蜂,花甲之年建起一个蜜蜂博物馆,在给博物馆起名的过程中,我建议她以个人名义或者以县域的名义,但当地宣传部的人不干,觉得小家子气,更有领导说,干脆就叫中国蜜蜂博物馆。这个“中国蜜蜂博物馆”开张剪彩那天自然少不了寒酸...
秦泽忠一2008年,在电视上看第12届残奥会现场实况转播时,我被参赛的残疾人运动员们那不屈不挠奋力拼搏的风采深深地震撼着,感动着。感慨于通过那些残疾人运动员,让我们对“自强不息”“坚韧不拔”这类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感受,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全新...
吴营洲读到一篇文章——《文明为何会被野蛮打脸》(《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11月20日)。该文作者称:“在寒冷的冬天,思考一个并不温暖的话题:为什么文明会在野蛮面前步步败退?”并罗列了许多“文明输给野蛮”的事例,诸如一代书法大家、唐朝名臣、时年七...
于文岗作家张曼菱曾在某大学对学生们说:“并不是你们真的比你们的同学优越,聪明,有天才,有前途,你们才坐在这里。而是你们比你们的同学更能够接受压抑,配合压抑,与压抑你们的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家长配合、服从,压抑了你们青春的个性,是这种对压抑的服从,使...
周拓近读一篇题为《“功德无量”抑或“遗患无穷”?》的文章(《杂文月刊》2016年第6期原创版),方知毛志成先生曾极力倡导编写一部“《权力美学》读本”,“使权力显示出应有的美感,并为此而构建一个专门性的‘权力美学”。毛先生的高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不...
做好群众工作,贵在维护群众利益。群众利益事关国家、集体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
三月(上),一如既往的精彩哈米每期《杂文月刊》都会给我带来一个充实的夜晚(大多是晚上一口气读完的),三月(上)也是,一如既往的精彩纷呈。最打动我的是下述几篇。一、《沙皇为什么咽下了那口气》发人深思。惧怕文学艺术的政治权力机构肯定是毫無自信,弱不禁...
王太生从前的米,真香啊,一锅米粥煮出来,面上还有一层薄薄的米油。牟老四一跟我谈到从前的米,就肠胃蠕动,肚皮咕咕作响,眼神中流露出恋恋不舍。牟老四想回到古代,做一介耕夫,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裤管卷到大腿,手扶一架犁铧,跟在一头水牛屁股后头,深一脚,...
未无父亲去世己经十多年了,还常常在梦中与我相会。相会的情景,或在山坡放羊,或下田地耕作,还有一次是从河里把我救起,但更多是在那烟黑如漆的小屋里,父亲编筐我读书,穿插聊天的场面。当时父亲的葬礼很俭朴。最令乡亲们满意的,是请了一班方圆百里有名的八音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