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8870 次
音乐列表
秦泽忠先讲个故事:一位因打工受伤致残而失掉工作没了收入的农民,靠老乡们凑的钱买了张儿童票乘火车回老家;途中,乘务员查票,成年人持儿童票自然是不行的。该农民说:听说残疾人和儿童乘坐火车票价是一样的,有优惠,所以买了儿童票。乘务员让他出示残疾证。他解...
陈庆贵不论你是不是“汪粉”,都不得不不承认,“汪国真现象”堪称当代中国诗坛的绝响。伴随汪国真诗歌持续恒热,对其诗歌的臧否也一直如影随形;而今斯人已去,毁誉口水已了无意义。也许,探寻“汪国真现象”沉淀的诗道,比臧否汪诗更具认知价值。“为何写诗”,大...
张心阳学者钱钢就“敌对势力”一词,对1946年创刊以来的《人民日报》进行了搜索。发现60多年间,该报共有1766篇文章使用过该词。而且发现,越是国内政治、思想活跃期和国际关系复杂期,越是该词使用高频期。从理论上讲,也应该是境内外“敌对势力”猖獗期...
郁土1818年10月22日,黑格尔在柏林大学对学生们说:“这些工作(指政治与现实生活)占据了精神上的一切能力,各阶层人民的一切力量,以及外在的手段,致使我们精神上的内心生活不能赢得宁静。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太驰骛于外界,而不遑回到内心,转回自身...
尼溪李平先生在《文明就是“顾大家”》(《人民日报》2015年6月8日“评论”版)中提到,在“控烟”问题上,“‘家法常常严于国法”。在下以为,何止在“控烟”上?!现在很多家庭,作为家主的男人是不管经济的,开支得向老婆说清楚后,方可支取,用后得如实交...
吴敏文中日两国从地理上说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从民族感情上说至今错综复杂。中国人对日本的复杂感情,大抵始自12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败于西方列强之后奋发图强开展洋务运动,却在近半个世纪后惨败于一千多年以来不屑一顾的东邻小国日本。割让台湾...
柳士同今年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不少学者撰文纪念,并陆续搞了一些对话座谈之类的活动。一开始的纪念文字以及谈话什么的,多以正面的介绍和赞扬为主,其中也不乏有益的反思;但渐渐地,反面的批评乃至抨击和诋毁竟越来越多了。有些文章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旗...
宋志坚每每有人将城镇化與房地产捆绑在一起说事。因为城镇化,城市将不断扩大,农民将不断进城,住房的需求将源源不断,原先已有二环的城市将会出现三环四环,原先已有四环的城市将会有五环六环,只要你有钱,投资房地产将永远会有丰厚的回报,明知房地产的泡沫严重...
□抗日神剧《一起打鬼子》,因其“奇葩无底线”的情节“裤裆藏手榴弹”,而令网友直呼“三观尽毁”、大喊“脑洞自爆”。其实,最雷人的还不是“裤裆掏雷”或编剧所言的“裤兜掏雷”,而在于编导拍的压根儿就不是什么“抗日剧”,而是赤裸裸的“爱情动作片”:又是摸...
郭树荣等尾巴虽光明,却似“没必要”●郭树荣2015年5月(上)《杂文月刊》,有两篇文章值得一读,也值得一议。一篇是理钊先生写的《神秘的政治永远充满阴谋》。此文见解深刻,击中要害。翻开中国历代的政治史,岂止是“流遍了,郊原血”,也“流遍了,宫廷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