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8808 次
音乐列表
方鸿儒“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人,虽在“过年”中长大,成熟,老去……但只要有家族在,血脉就在。今年正月初四,我们兄妹七人,外加第二、第三代共三十余人在梅园邨酒家聚会,闹猛而开心。席间我对弟妹们许诺:以后每年的正月初四就是我们“家族聚会...
唐剑锋《河北日报》有一面“好人墙”,“好人墙”上有一个“美德十问”:“你得到过邻居的帮助吗?你孝敬父母的方式是什么?你毕业后探望过老师吗?讲诚信会吃亏吗?……”“十个美德问题”,诠释了“当代好人标准”。“谁说雷锋没户口?河北雷锋天天有!”无论你走...
杨孔柱奶奶在世时,常对我说,你爷爷有句口头禅,不论遇到什么难事、险事、好事、坏事,一张嘴总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那年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一帮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常常半夜三更跑到村外树林里开会,举手、宣誓,磨刀擦枪,准备大干一场。老人担惊受怕:“...
汪强本文说报,说的是“报答”之“报”,“报恩”之“报”,“回报”之“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报的基因。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里虽没有直接...
杨岳鹏做好事、行善举,还有门道、规矩吗?之前我没想过这问题。偶读史书,看到两个故事,方知善亦有道,并非臆断。一则是漂母赠饭。《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落魄时在淮阴城下清江浦钓鱼,正好有几位老大娘在河边漂洗丝棉。有位大娘见韩信饥饿,就送饭给他吃,...
何卿本前些日子,听到这样一个寒心的故事:农村一位女子在母亲去世后没几天就举办了婚礼,急着赶着嫁作他人妇,而按规矩是要守孝一年以上的。邻居们在她背后指指点点。后来,那女子从高处跌下,摔成残疾,再不能自如行走。邻居们非但不同情,还认为这是当年的报应。...
杨益萍金秋时节的聚会上,我遇到了他,一位30年未曾见面的老同学。细细端详,当年英俊潇洒的小伙子,双鬓出现了白霜,额头刻上了皱纹,背也微微有点驼了。老同学啊,这30年,你去哪儿了?此刻,我真想问个究竟。然而,话到嘴边,止住了。当年,他是全班同学中的...
沈栖3月23日,虞丹(蒋文杰)先生驾鹤西去,我国杂文界又痛失一名宿将。虞丹與杂文结缘,是从读鲁迅杂文开始的。念初中时,他就喜欢读鲁迅杂文。当时汉口书店没有鲁迅的杂文集,他托一位同学在邮局工作的叔父从上海买来《且介亭杂文》及其二集、末集,爱不释手。...
杨学武当今杂文界谁最“牛”?我以为非王春瑜先生莫属——他生于1937年,属牛,可谓与生俱来“与牛为伍”,且为人为文,亦是“牛”性十足。他曾在《忆贾植芳先生》一文中幽默地写到1996年夏在贾府里“对牛弹情”的情景:“合影后,我开玩笑说:‘贾老,明年...
思郁伯恩哈德·施林克在《夏日谎言》的第二个故事中写到一个剧作家,他瞒着女友带着情人特蕾丝去巴登-巴登参加他的处女作首场演出。他的女友安娜在阿姆斯特丹有一套房子,经常去不同的国家讲学;而他生活在法兰克福。当他与特蕾丝在海德堡参观游玩的时候,安娜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