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月刊
《杂文月刊》是我国惟一刊登杂文、随笔、小品、漫画、讽刺小小说、杂文学术文章,转载其他报刊杂文精品,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杂文类综合性杂志。2004年改出半月刊,上半月发“原创作品”,下半月为“选刊精品”。它兼具各家杂文报刊之优长,人有我有,人无我也有。读《杂文月刊》可遍览天下杂文精品。
文集访问量: 9153 次
音乐列表
王海银读了“坟地立人”的故事(《杂文月刊》2020年12月上原创版《从“程门立雪”到“坟地立人”》),真有点哭笑不得。无知是可怕的,但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对无知的无知。比如孩子病了,父母知道自己不懂医术,会带孩子去医院治疗;但如果不懂却自以为懂,自行...
阿福生活就像包饺子制馅时被剁得稀碎,擀皮时被反复蹂躏,捏制时被狠狠挤兑,成型后还要接受沸水洗礼;终于快要成为人间至味,于是开始飘、开始膨胀,但你还必须学会闭嘴。生活就是这样:有了快感别瞎喊,因为一开口就可能露馅。生活就像蒸包子为了保证包子的好品相...
杨东鲁杂文家亦为文字工匠。工匠是需要功夫的,故杂文家亦需要功夫。我体会,杂文家至少应该具备三种功夫。一曰文字功夫。杂文是带刺的玫瑰,是仙人掌,有观点,味辛辣,重批判,故在用字用词时应格外谨慎,既要準确又要鲜明生动。杂文家亦要有唐代诗人贾岛“僧敲月...
几又筷子,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寻常到常常觉不到其存在的重要性,但倘哪天没了筷子,往往会发现生活乱了套。筷子,就像深深打入国人生活的两根文化铆钉:一方面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如同本书所指,筷子里面包含古人运用杠杆原理的智慧,筷子摆放的仪式感饱含历史礼仪...
卢汴生武大郎可能是《水浒传》中个头最低的男人。书中说他“身不满五尺”。宋朝的一尺约合现在的七寸,不满五尺就是不到现在的三尺半,即不到一米二。这样低的个头像个小孩子,加上他“面目丑陋,头脑可笑”,因此人送浑名:“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不仅身短貌丑,...
一家报社见报稿里,把“牢记使命”错为“忘记使命”,错得也太出格了。就我所知,报刊,都有自己差错认定标准和处罚规定。所以上述差错的责任人,肯定要为自己的失职渎职付出不小的代价。由此,我想到“一字之错起祸端”的种种奇闻怪事。别人的“一字之错”就曾让我...
行者杂谭己亥年下半年的猪肉是蛮贵的,创造了历史性纪录。到了庚子年的春节前,更是创了新高。庚子年端午节的时候,猪肉价虽有所回落,但还是在30元上下浮动,于是俺决定养猪。养猪是一门技术活,这个是难不倒俺的,俺曾经就是个养猪的。再说俺侄女婿是个养猪专家...
商子雍题目里罗列的三个“长”,都是官名,只不过厅长、处长是眼下的官儿,而亭长嘛,则是古时的官儿。对厅长、处长目前在官员序列中的位置,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之所以用了“比较”这么一个词儿,是因为其中的学问,也并非人人都能搞得一清二楚。具体来说,我就见过...
汪强星期天早晨,我还在看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就有人“叭叭叭”的拍门。真讨厌!明明有门铃,却用巴掌拍门,而且听这声音,就好像发生了地震火灾似的,必须让我们立即从房子里转移出去,否则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我一打开门,一个人夹着公文包,器宇轩昂地走进...
于文岗王婆深谙世事,人情练达,巧舌如簧。最近,鄙人专就几个关于微信的问题,访谈了王婆。一、怎么称呼你?文岗:王婆,啊,王干娘好,咋叫着这么别扭呢!咱先说说称呼吧。直呼王婆不够尊重,但现在干娘干爹是绿茶婊小鲜肉儿们的喜好。我是有独立人格的,从不认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