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胜才
归一原创文学网站:Https://www.99guiyi.com/ 《诗向纵横》唐胜才简介 唐胜才,笔名有渝桥、海潇、海笑、骆草、金灶淋等,男,汉族,大学文化,籍贯重庆市荣昌县, 1949年7月生于清升镇火烧店村三湾塘新房子,并在该镇一完小读完小学,后在双河区读初中,1968年应征入伍,在青海、甘肃、陕西等地服役,1973年回乡任教师。1984年后应聘新疆建设兵团任教、经商。在职期间曾在多所学院学习深造,重庆第二教育学院、中国电影函授学院、长春电影制片厂专修班。返回重庆后任编辑工作多年,主要编
文集访问量: 30010 次
音乐列表
香海棠第二十八章杀蟒成婚经典爱情的唐诗(文史知识补遗)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最高峰,给后人留下了八万余首卓有成就的诗篇,但只有小部分选入在《唐诗三百首》之中。唐朝的诗人写诗,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对于情感的一种宣泄,作者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喜悦与苦闷,对于爱...
香海棠第二十七章重振旗鼓大足与海棠香国的历史渊源(文史知识补遗)重庆市大足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重庆市西郊。面积1436平方公里。东北接铜梁,东南邻永川,西南界荣昌,西北连四川安岳,北毗潼南。地形多山多丘少坝,大足秦以前属巴国,秦属巴郡,汉属益州巴...
香海棠第二十六章真相大白河包镇历史渊源(文史知识补遗)河包镇位于重庆市荣昌区西北部,幅员面积66。01平方千米,总人口28156人(据2017年人口普查统计),辖3个村、3个社区、73个自然村与重庆市大足区的季家、三驱、龙石等镇接壤;与荣昌区的铜...
香海棠第二十五章棠堰飘香(文史知识补遗)棠堰飘香,是荣昌著名的八大古景之首。其余为:桃峰积翠(今峰高桃峰山)、虹桥印月(今施济桥拱桥)、龙洞栖霞(今盘龙镇、原九龙乡)、古佛眠云(今卧佛寺旧址)、宝岩飞瀑(今昌元街道七宝岩旧址)、石航秋水(今仁义镇...
香海棠第二十四章生命乐章历代名人赞荣昌(文史知识补遗)昌州首建治所在荣昌,显然是荣昌地理环境优越,自然风光美好秀丽。早在唐宋时期,许多人就赞美荣昌“山环绕而蜿蜒,地宽广而爽垲”,“群峰秀拔,二水迂回”,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不少...
香海棠第二十三章棠堰传奇海棠文化(文史知识补遗)海棠文化是昌州给后人留下的重要的宝贵的文化遗产。目前荣昌、大足、永川三地都以海棠文化为誉,积极利用海棠文化资源,大力发掘、打造海棠文化项目。过去的古昌州虽然无法阜新,但恢复建设古昌州时代的城郭、民居...
香海棠第二十二章抗婚出走五抬山与清流河(文史知识补遗)五抬山,在荣昌县吴家镇海棠村境内,当地人叫五台山,五匹峰。站在五台山上,前面是宽阔平坦,美丽无比的大河坝,清流河蜿蜒而过。右边的远处是吴家新镇,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近处是吴家铺旧址,荣...
香海棠第二十一章海棠成婚唐代的婚俗(文史知识补遗)唐朝时期的婚礼是十分讲究的,特别重视排场礼仪,不仅是官员重视这些礼节,普通百姓也是十分重视的。盛唐时期经济文化发达,礼仪的规矩就多一些,中唐时期,由于安史之乱,这些隆重礼节开始淡化。但婚礼的主要仪...
剑南道与成都府(文史知识补遗)秦灭巴、蜀后,在四川推行郡县制,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汉初增设了广汉郡,汉武帝元封5年(前1历年),在全国设13刺史部,四川为益州部。三国末年,魏灭蜀后,分割益州,另置梁州。两晋和南北朝时期一直沿用梁、益二州...
香海棠第十九章采萍复仇永川与昌州的历史渊源(文史知识补遗)永川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重庆西部地区,东连江津区、璧山区,西接荣昌区、大足区,北界铜梁区,南临四川合江县、泸县。永川,夏商属梁州,周属巴国,秦属巴郡。隋朝属江州县(今巴县或巴南区)辖地。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