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学
《民族文学》中国唯一的全国性少数民族文学月刊。刊载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翻译作品。是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园地、扶植培养少数民族文学新人的摇篮,是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也是国内外读者、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趋势与发展轨迹的最佳窗口。
文集访问量: 11801 次
音乐列表
马金莲(回族)1父亲声音沉缓,好像他此刻蹲伏在深水里,声音在水底经历了极为艰难的跋涉,才穿透而上,带着湿淋淋的阴冷。听得出来,他在很费力地克制自己。你姑姑完了。他说。我从办公椅上站起,左手捏着手机,右手端起速溶咖啡。慢慢地吸,噙了一大口,等绵柔丝...
胡平对于作家来说,深入生活当然重要,但还是可以再说几句。首先,作为一个作家,不能光会写自己身边的事。他也能写好别人的事,甚至是过去不熟识的人们的事,他才能成为真正的作家。作家的责任是写照人类。其次,不是只有中国作家才做深入生活这门功课,外国作家也...
白崇人(回族)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民族身份,而这个民族身份一生基本上是不变的(只有个别成员有变更的可能)。民族身份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两个要素。所谓自然要素,也可以说是生物性要素,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的血统。这是不可变的。所谓社会要素,也可以说...
范咏戈当下的现实生活中,反腐成果累累,人们拍手称快,也不乏“一声叹息”。比起反腐败斗争的丰富性生动性复杂性,当下反腐题材创作并不相称。究其原因,在于一些作品过分纠缠在腐败案件本身,以事件代替了文学的人性勘探,切入点也相对单一。尽管在“文学是人学”...
刘思平在江津区现在的鼎山街道东门社区原文化馆东侧,一座占地六七百平方米的由两座独立的悬山式屋顶相连而成的,有着中国牌楼风格的砖木石建筑静静地掩映在高大的树林之中。这座建筑在周边渐次耸立的高楼大厦中,显得普通而寂静,但当重庆市政府2009年12月1...
杨小霜(土家族)白沙这个小镇已经只身一人走过很多次了,我很享受这种宁静里面所夹带的苍凉和疼痛。整条巷子长长的,在不同的季节里总能遇见不同的景致,仿佛走进这条窄窄的巷子里,生命和灵魂才能完全归位。也许是一个人行走得太久了,便习惯渴望宁静和孤独。喧嚣...
邓玉霞会龙庄总是下着雨……不知是我的偏颇臆断,还是那画面钟情于我,刻意让我不相忘。我喜欢这样猜测一件事,就像初恋时猜一个人的心思。他的一个小动作,拉拉衣角,轻咬嘴唇,甚至一闪即逝的眼神,在我心里都有特别的意味。可不是嘛,我三次到会龙庄,它都用时断...
施迎合我是带着一种对古镇的好奇与向往到塘河去的。认识塘河,始于很多年以前那张刊于《旅游天府》大型画册上的照片《塘河古镇》。当时,那张画面清新优美、古朴典雅,以塘河水环绕古镇的照片把我深深吸引住了。终于有机会走进塘河古镇。照片中的景致终于逼真地展现...
庞国翔或许你去过四面山,但你或许压根儿就没听过四面山藏有飞龙的故事。大娄山在这里扬鞭甩下一条曲折连绵的山脉,四面山就在山脉边的渝川黔三地交界点上。地有“四顾皆青山,一脚踏两省”之说。古时四面山就是巴蜀名山,方志上多有记载。现在它头上又戴上一些桂冠...
苏涛(回族)三月,走进江津的春天。空气是温润的,身体浸入到对春的感知里,在冬天被封闭的毛孔也分享着呼吸到的春色。人很容易就放缓了脚步,一种冲淡的情绪从心底升起。微风划过林梢的轻响,青苔上的露珠,鞋底上的软泥,你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律动如此美妙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