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774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孟冰
  • 蓝欧
  • pchenf
  • 牧雪吹箫
  • 梦乡醉哉
  • 李椿

原来七大队分四个生产小队,一、四生产小队外姓多,二、三生产小队禇姓占绝大多数。大队的领导权在禇姓人的手里。“文革”开始,外姓“造反”,贫下中农掌权,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张成耀任革命委员会主任,董永先、刘庆山、肖德平任副主任。殷衍法、肖纪香、褚庆昌任...

浏览全文 阅读(370071)

当时的薛城很小,三百米外就没有了路灯。泥土的道路上没有一个行人,这时月亮从东方刚刚探出头,静静的凝视着大地,淡淡银光使宇宙之间的黑暗开始变亮。一阵一阵从田野里吹过来的凉风,使被汗水湿透的衣服离开了身子,有一种凉爽的感觉。田野里的庄稼叶子被风吹的“...

浏览全文 阅读(372832)

列车几经停歇,终于开到了薛城车站。车头喷出一团团白雾,放气声“嗤嗤”的响着,刹车的摩擦音“吱吱”的刺耳,“哐当”一声撞击,列车颤抖了一下停住了。黑铁皮的车门拉开,涌进一股清新的空气。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铁皮车厢里像蒸笼一样,人们呼吸的气味、闷热出...

浏览全文 阅读(371535)

张士堂从北京回来受到了下村公社造反派“革命委员会”的热烈欢迎。“造反派”集合了全公社的大大小小的学生、各个村子里的造反派的“红卫兵”千余人,人人扛着贴有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画像的牌子,背着红色的毛主席语录牌,手举“红宝书”,敲锣打鼓、鞭炮齐鸣,...

浏览全文 阅读(371105)

到了一九六六年春天,在“四清”运动深入进行的同时开展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林彪号召对“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进行破除。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人民日报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提出“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的口号,全国马上效行。下村公社的毛泽东...

浏览全文 阅读(365925)

一九六四年暑假开学,我和大灰泉村的四名同学升入下村完小上学。当时村子里的小学都是一至三年级的复式班。四年级必须到完全小学去读,经过一年的完小学习,再考入高级小学班学习。下村学区四年级的学生有六十多人,分为两个班。四一班和四二班,我是四一班。班里百...

浏览全文 阅读(364456)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百花齐放的春天转眼即去。夏天到来了,太阳失去了春天的那份温柔,火辣辣的照射着大地。农民也到了一年最好过得日子。远远近近的田野里,纵横交错的沟壑和田间小道,绿色已经浓重起来,玉米、高粱、谷子大部分高杆作物都已经长了大半截。豆类作...

浏览全文 阅读(377930)

冬去春来,阳气上升,冰雪融化,草木复苏。天气渐渐的暖和,小河里的水解除了冰冻的禁锢,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闲了一冬的社员又开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在1961年中央针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严重问题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

浏览全文 阅读(397309)

一年一度秋风尽,霜雪寒冬迎新春。一九六三年的春节是我记忆里最快乐的一个春节。经过三年的自然灾害,从饥饿的鬼门关度过来的农村人,开始有了自己的粮、油、棉。从饥饿贫寒中缓过神的农村人,又恢复到喜气洋洋的精神面貌。过了腊月二十,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大年。农...

浏览全文 阅读(399936)

大雪天,在一起啦呱的还有一个老人,他叫付兆怀。七十多岁的年纪,一头白发,胡子也是白的。长方脸,显的有些苍老。一身老粗布的衣服,腰用一根绳子扎着。一双草窝子又大又长,里边填着麦穰。他是一个国民党的老兵,在部队里干了14年伙夫。“转脸的,(对起义兵的...

浏览全文 阅读(398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