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
半个多世纪来,《海燕》立足大连,面向全国,刊发了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培养了大批文学新人。宋学武的《敬礼!妈妈》、达理的《路障》和庞泽云的《夫妻粉》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著名作家邓刚、孙惠芬、宋学武、庞泽云等的处女作都由《海燕》发表。一大批文学青年由《海燕》起步,走上文坛,成为知名作家,提高了大连的知名度及在全国的影响力,为大连市的文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海燕》曾于1990年获大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文艺特别奖”,先后获辽宁省优秀期刊和东北三省优秀期刊,并连续多年获评辽宁省一级期刊。2011年12月荣获大
文集访问量: 11779 次
音乐列表
文梁玉梅太阳撒下的万丈光芒照在“喜庆桂秉承百岁寿诞”的红色横幅上,几个大字像合不拢嘴的笑脸,金光闪闪。几个重孙子摆弄着鞭炮,就等桂秉承老人大驾光临了。眼看吉时已到,还不见老人的影子,宾客中有性子急的,就出来抻着脖子瞅。你老祖咋回事啊,咋还没到呢?...
文纪东方柳叶绿的时候,河边的青草也绿了。青草铺成软软的毯子,走在上面一弹一弹。垂柳的初绿,像一道柔柔的光,细细地垂在水上,风轻轻拂过,河水便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男孩随手折下一枝垂柳,拿把小刀三削两削,做成一只柳哨,呜呜地吹。他吹的是百鸟朝凤,刚...
文李海燕父亲病了。父亲以各种忙为由,推脱不去医院做检查。三个月后,病情加重便只得去了医院检查。医生说住院吧。父亲说,家里有很多事脱不开身,能不能给我开点药回家吃去?医生说,想活着,就得住院治疗。父亲把目光转向我,我拿着医生开的单子去缴费。父亲住院...
文庞滟去趟彩电塔小青失踪了。她没有开车,骑着共享单车离开家的,手机也关了。她鱼一样在无人的街道漂移,穿街过巷去寻找一座高高的灯塔。婚后十年,隔离生活硬生生把两个早出晚归的人捆绑到一起。小青第一次和丈夫待在一起这么久,以分秒度日。她一直在避免柴米油...
文梁积林天刚麻麻亮,应生就被一个不祥的梦折腾醒了。睁开眼的一刹那,首先看到后窗上有个人脸一探一探地向里张望着,加上梦里的情绪依然在身体里回旋着,着实吓了他一跳。他重重地咳了一声,仿佛在喝退着什么。他揉着眼睛,伸了个懒腰,才明白过来,分明是后院里的...
文隋言六点多,太阳像一只怀孕的母猫,蹲伏于楼房的一角。晨风绵柔,像小奶狗缠着裤脚不放。不疾不徐,有一只曲子轻轻滑来。她推着自行车,放缓脚步:哦,这曲调好像是《秋意》。如常,从春到秋,啾,啾,鸟叫的声音,婉转中透出凄凉。想想,那些小精灵被圈在笼子里...
文尚书华1977年入冬的第一场雪后,文工团又要到林场巡回演出了。侯敏生一上班就去找团长请假,说他家里有事去不了。团长手端着一个大茶缸,正伸着脖子往下吞药丸子。不知是药丸子没嚼碎,还是侯敏生的话噎了他,喀喀地卡在嗓子眼咽不下去,好半天才算顺溜到了胃...
文王聪军上世纪90年代,我便知道大连著名女作家素素,源于《大连日报》副刊曾经连续大篇幅刊登素素的系列散文《独语东北》。《独语东北》呈现给读者的是东北这片土地上的地理杂记和人文风情,对于闯关东的后代来说,读这样字里行间都散发着熟悉的乡土气息的文章,...
文素素生态文学是当下盛行的一个热词。以繁荣生态文学的立场,书写人类对生态保护的自觉和自省,书写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代作家的一种责任。《我喜欢荒凉之美》,不太像论坛题目,但它的确是我一直以来的审美取向,也是我此刻最想表达的心情。荒凉,...
李寂荡米哈依尔·肖洛霍夫像(素描)李寂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