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488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芳草斜阳时
  • 林沐风
  • DiWan
  • 宁星
  • 梦乡醉哉
  • 落红飘雪
一个诗人的档案意义 2023-11-09 08:48

李怡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于坚已经展现了不可替代的价值,甚至可以说已经进入了“经典”的行列。但是,囿于“当代无史”的传统认知,对他作全面、系统的梳理、解剖其实还是相当缺乏的。幸好,有了这位“隔海相望”的黄粱先生,距离给了他跳出当下人际关系场域审视对...

浏览全文 阅读(39845)

董继平20多年前,曾与美国著名诗人W·S·默温就诗歌一席谈,当我们闲聊到当代美国诗人的特质及探索性时,他重点提到了查尔斯·西密克及其作品。在研读了西密克的部分诗作之后,我逐渐深入到了一个既宏观又微观、既主观又客观的世界,并领略了其精彩的内在诗歌风...

浏览全文 阅读(39817)

克里斯·施吕普董继平与诗人查尔斯·西密克互通电邮,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令人激动的事情之一。我是他诗歌和散文的忠实追随者,我不清楚自己怎样才会超越这种状态。我曾尝试去解决怎样描述西密克诗歌对于我的意义,他为什么会成为我最爱的诗人,但要用语言来表达那种...

浏览全文 阅读(39805)
诗往何处去 2023-11-09 08:48

查尔斯?西密克董继平一个桂冠诗人的自白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美国桂冠诗人。接到国会图书馆打来电话的那一天,我正提着一袋杂货下车,走向我的房子。他们一点没绕弯子,直接告诉我说这是荣誉,而不是提供给我的职业。我当然很震惊,手里还没放下那袋东西,就告诉他...

浏览全文 阅读(39800)

郑文吉在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里,人是迷茫的,正如在黑暗中凭着火光照见自己影子的人出洞瞬间对耀眼光芒的难以承受。人住在仅有一次的生命时间里,人类处在历史的长河里。从个体到群体,在时间/历史的节点上,我们不可避免迷茫。这种迷茫,是从暗到明,从知识的匮...

浏览全文 阅读(39872)
洛克的旅行 2023-11-09 08:48

沈苇,诗人,散文随笔作家。浙江湖州人,大学毕业后进疆,现居乌鲁木齐。新疆文联《西部》文学杂志总编,中国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著有诗集《沈苇诗选》《沈苇的诗》(维汉双语版)《博格达信札》《新疆诗章》《在瞬间逗留》等8部,散文集《新疆词典》《植物传...

浏览全文 阅读(39881)
散文的困局 2023-11-09 08:48

刘军,男,笔名楚些,1973年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致力于当代小说散文评论,出版有评论专著《多元叙事与中原写作》。1、机制、路数、自我意识社科院的楼肇明先生曾以“繁华遮蔽下的贫困”为题指认2000年前后中国散文的现状。...

浏览全文 阅读(39921)

王冰,山东人,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现为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培训部主任,副研究员,散文理论专著《散文:主体的攀援与表达》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之一,散文理论专著《集体的光亮与个体的无名——“现代性”景深中近十年...

浏览全文 阅读(39885)

王兆胜,男,1963年生,山东蓬莱人。1982至1989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文学编辑室主任。已出版《林语堂的文化情怀》、《闲话林语堂》等作品...

浏览全文 阅读(39853)

创作谈如果阳光落在水边的树叶上,它垂下的光芒一定是散文的光芒。散文有它的大气象,有它的独特魅力,在于我来说,散文是无限自由的,它所观照的,最终会像土地上的庄稼,带着泥沙、雨雪、阳光,以及母亲汗水的味道。这可能是它最好的走向和意味。但是,它不止是这...

浏览全文 阅读(39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