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月刊
《诗歌月刊》提倡大诗歌概念, 呼吁诗人走出诗歌圈、融入大社会文化。办刊方向以“专题策划”为主旨 迄今推出“博客专刊”“中国诗歌地理专刊”“安徽新诗阵线合刊”“中间代诗歌理论合刊”“中国文艺复兴特大号”“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合刊”“中间代诗人21家合刊”“中国新诗90年90家合刊”等 在诗界内外反响强烈被视为官刊民办的典范。
文集访问量: 12864 次
音乐列表
刘郎LIULANG刘郎,1990年生于河南商丘,现居深圳。著有诗集《这一天如此美好》。鲸鱼昨晚一只鲸鱼游进了我的房间我没有惊讶我知道它会来的当它从屋角天花板的孔洞中探出头来我就看见了它我望着它的眼睛,它也望着我的我想对它说些什么还没有说出口,它就...
林忠威LINZHONGCHENG林忠成,生于七十年代,长于福建土楼所在地永定。诗歌刊发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中国台湾、澳门等地报刊,部分诗歌翻译成英语、德语。深深的隐喻后面有口井没挖完花斑奶牛在草地上吃草被认为是反语法的要让一块...
非亚FEIYA非亚,诗人,建筑师,1987年湖南大学建筑系毕业。1991年和朋友一起创办诗歌民刊《自行车》,并主办至今。著有诗集《倒立》《祝爸爸平安》。曾获2011年《诗探索》年度诗人奖,2018广西年度诗人奖。现暂居上海。自传——兼给波拉尼奥他...
非亚的诗歌近年来在发生一些变化,他诗歌中的外在抒情似乎蜕得更彻底了,转而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抒情”在这个时代遭遇到诗学危机是有它的特殊文学史原因的,然而,这并不是说诗歌本质上是反抒情的,恰恰相反,非抒情化是为了更准确地实现诗歌抒情的目的。非亚的这...
木叶文明旅游出行指南候车厅中,他假模假样地拿着《文明旅游出行指南》,像是接头暗号。和平年代,这有什么意义呢?“《指南》里说了,不能攀爬。”然而我早過了攀爬的年龄。那时我是风,是雨,也是冰雹,经常把我母亲喜滋滋的、小朵小朵的快乐,失手撞得粉碎。哦…...
木叶木叶,本名王永华,1970年11月出生于安徽含山县,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著有诗集《象:十三辙》《我闻如是》《在铁锚厂》等四部。另著有随笔集《(三国演义)诗词赏析》。曾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等奖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十三...
李寂荡的诗歌有一种直抵本质的自足性,是拒绝阐释的。这样说并非同丁桑塔格所谓的“反对阐释”论,而是他的诗歌同时拥有不言白明的单纯和难以言喻的复杂性。作为编辑家,李寂荡对诗歌作品有独到的眼光和精确的判断,在诗歌写作上,则是一个没有野心的淡泊之人。这种...
无论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创作时都需要追求其异质之美,尤其是在当下写作呈“同质化”“趋同相似”的现状之下,我们更要在创作过程中,时刻警惕自己作品被他人的美学理念、写作方式和形式以及语言、气息所裹挟、覆盖、支使乃至同化,最后使自己的作品陷入他...
李寂荡李寂荡,生于1970年,贵州福泉人。曾就读于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和西南师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发表有翻译、诗歌、小说、评论、散文等作品,诗作入选多种选本。出版诗集《直了集》。获第七届贵州省文艺奖、贵州省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百花...
袁永苹那些年,大雪覆盖了村庄和田野,那时我还不理解雪,讨厌它的肮脏。多年以后,我多么渴望能够有一场浸透生命,下进肉里的大雪,能够覆盖掉一切的一切:小区活动场的栏杆,花坛、水池、座椅,所有的人和所有的路。变我们为冻僵的雕塑,让我们的血肉从死里生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