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月刊
《诗歌月刊》提倡大诗歌概念, 呼吁诗人走出诗歌圈、融入大社会文化。办刊方向以“专题策划”为主旨 迄今推出“博客专刊”“中国诗歌地理专刊”“安徽新诗阵线合刊”“中间代诗歌理论合刊”“中国文艺复兴特大号”“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合刊”“中间代诗人21家合刊”“中国新诗90年90家合刊”等 在诗界内外反响强烈被视为官刊民办的典范。
文集访问量: 12667 次
音乐列表
主持人语:“应该有一场雪裹住今夜的体温”(闫海育《平安夜》)。编辑这期刊物时,正是大雪纷飞的数九严寒,今年的寒冷可以说是多年末遇;但是,当这期刊物与大家见面时,应该已经是暖意融融的初春了,季节总是在迢递中默默给予启迪。“风声从泥土里里冒出芽尖,像...
臧海英的诗失语症喉间。有滚落的巨石压住舌角。有鹿已在石后,豢养为猛虎每次纵身一跃,都是对石头的反抗为了脱口而出,我把嘴张的很大并一次次在黑暗中,把石头推走把虎腹内的鹿唤醒虎,逐回丛林我以为,这样便能获救而不等我说出,石头就会滚落虎也会随后赶来循环...
朱林国在中国当代新诗界,存在着一种普泛但却带有潜隐属性的诗歌写作现象,很值得人们去关注。其中,表现明显的是很多诗人试图采取以自我隔离式的呈现方式,来隐匿自我同世界的关系,并徜徉在小视镜的诗歌格局之中缓缓踱步,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对精英文化趋...
侯马,1967年生人。1985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出版个人诗集有:《哀歌金别针》(与徐江合著)《顺便吻一下》《精神病院的花园》《他手记》(增编版获中国桂冠诗集奖)、《大地的脚踝》(获腾讯书院文学奖)。2015年获新诗典“李白诗歌奖”金奖,...
李涛他有足够的想象力去回到细节的根部,去展示那些“微妙”与美。摄影,只是他的一座桥,他站在桥上,用他的眼睛和镜头作为中介,去探访美,捕捉他需要的准确性。而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心里还养育着另一个坚定的王国——一个只有诗人才有的诗意世界。一位跨界才俊,...
张文斌在海边礁石嵌满牡蛎的残骸会呼吸的时光静止于礁石的缝隙海潮咆哮几只木船变换着姿势一条绳索让它们没了别的想法渔民低着头在躬身劳作竹架上长满紫菜同样的日子年复一年比翼有些令人惊奇这里没有森林没有蠕虫蜘蛛和蝼蛄一群戴胜鸟在海边随意降临两只小鸟比翼双...
田原一、读诗1.请问您第一次对日语诗产生极大兴趣是什么时候?读之前是否出于对这个国家的了解而抱有固定思维?若有那么读后是否有所改变?对日语产生兴趣大概是留日之前读了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的小说之后。最初隐隐约约萌发这种兴趣可能是因为上小学的时候,听...
田原冬日遐想枯枝是世界的关节在寒流中冻得咯吱作响生锈的山变得越来越远天空酝酿着大雪它想涂白褪色的一切包括红河和黑海饥饿的鹰在空中盘旋它发出的叫声却不是唯一的因为梦中还有轰鸣的雷声和划破夜幕的流星房檐下的冰柱越发尖利仿佛蓄意着谋杀半空中的梧桐枝上那...
姜红伟彭金山,1949年11月出生,笔名金山、菊山。河南内乡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北师大文学院教授。1978年考入西北师大中文系,任校青年诗歌学会首任会长,与同仁创办诗刊《我们》。曾任西北师大文学院院长、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上世纪70年...
李以亮1支撑和成就一个艺术家(包括作家、诗人)的,首要的是他身上整体的直觉,混沌却鲜明的倾向和意识,而非那些东拼西凑、乱七八糟的知识、概念、伪装、姿态、立场。而直觉背后,是独特的人格、热力、气质,是整个的人,是小宇宙,是他对世界与人的全部确信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