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月刊
《诗歌月刊》提倡大诗歌概念, 呼吁诗人走出诗歌圈、融入大社会文化。办刊方向以“专题策划”为主旨 迄今推出“博客专刊”“中国诗歌地理专刊”“安徽新诗阵线合刊”“中间代诗歌理论合刊”“中国文艺复兴特大号”“十大新锐诗歌批评家合刊”“中间代诗人21家合刊”“中国新诗90年90家合刊”等 在诗界内外反响强烈被视为官刊民办的典范。
文集访问量: 11694 次
音乐列表
张执浩挖藕我的兄弟在挖藕。我的兄弟拖泥带水。我的兄弟年过五旬,看上去不谙世事。空虚的秋天,神秘又潦草柏油马路上走来几个黑影背后是阴凉的公墓区我的兄弟心无旁骛他拉开拔河的架势,似乎要和某种看不见的东西同归于尽我蹲在田埂上,看见了多年前的那一幕:我们...
采访时间:2008年9月12日采访人:姜红伟受访人:徐玉成(湖南耒阳)姜红伟:谈谈你的简历和诗歌创作、发表、出版、获奖情况。徐玉成:我于1973年6月出生,湖南省耒阳市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干过农活,教过书,当过机关干部,系湖南省集报协会会员,...
谢宏采访时间:2008年9月7日采访人:姜红伟受访人:谢宏(深圳)姜红伟:请你谈谈自己的简历和诗歌创作、发表、出版、获奖情况。谢宏:回想一下,喜欢上诗歌,还是与情感有关的。高中暗恋某女生,但拙于表达,于是诗歌成了信使,其实也没敢给人家看,就抄写在...
冰客采访时间:2008年9月13日采访人:姜红伟受访人:冰客(湖北十堰)姜红伟:请你谈谈自己的简历和诗歌创作、发表、出版、获奖情况。冰客: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当过工人、媒体记者,在媒体工作十数年,1993年开始创作并发表诗歌作品,现供职于十堰...
采访时间:2008年9月14日采访人:姜红伟受访人:吴幼明(北京)姜红伟:请你谈谈自己的简历和诗歌创作、发表、出版、获奖情况。吴幼明:1974年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1991-1994年在黄石市两湖管理处工作,1994-2007年3月在黄石市公安局...
采访时间:2008年9月19日采访人:姜红伟受访人:庞清明(广东东莞)姜红伟:请你谈谈自己的简历和诗歌创作、发表、出版、获奖情况。庞清明:我1967年生于四川达州,1993年移居广东东莞。198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在《诗刊》、《星星》、《...
采访时间:2008年9月14日采访人:姜红伟受访人:赵思运(山东荷泽)姜红伟:请你谈谈自己的简历和诗歌创作、发表、出版、获奖情况。赵思运:按照大家给我贴的标签,我属于“中间代”写作者。我的学术方向是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史案研究。评诗是我的副业,本...
本刊编辑部阅读民刊,如同在草原上放牧身心,往往是一段自由、轻松而又充满思虑的旅程。自由当然是因为它的野生、蓬勃和无边的原生力。轻松是因为,民刊是一个“广阔天地”,诗人可以在其间自由驰骋和展示,读者也可以自由感受和选择。思虑是因为,不少民刊毕竟还是...
刘立平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汪剑钊教授历时五年翻译的《曼杰什坦姆诗全集》已由东方出版社出版。10月29日下午,《曼什杰坦姆诗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外国文学专家和...
金肽频一海子无疑是中国二十世纪诗歌的最大神话,他从生到死,只有短短25年的光阴。15岁考取北京大学法律系,大三开始写诗,在仅仅七年的写作生涯中却留下了200多万字的辉煌作品。1989年3月26日的黄昏,河北山海关的铁轨上,他静静地睡在那里,等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