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5305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寒光
  • 孤独玫瑰
  • 丢丢
  • 九满
  • 林沐风
  • 李椿
主持人语 2023-11-09 08:48

“中国电影经典重读”栏目将开启对于中国电影具有影响力的导演和创作进行集群式的聚合分析,该系列研究拟从吴天明导演开始。吴天明是中国电影“第四代导演”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西部电影的主要代表性人物。他的贡献包括对于第五代电影人的提携支持,在西部片创作中...

浏览全文 阅读(29592)

杨厚均余思嘉一张步真的新作《江湖之远》是一部演绎与岳阳当然也与湖南相关的历史文化名人精神世界的散文集。任何一种文化,最先总是产生于最底层的民间社会实践。然而,文化的集成、创新、传播则更多地依赖于相关的文化名人,她们同时也是文化最典型的符号。文化史...

浏览全文 阅读(29570)
时空尽头的漫游者 2023-11-09 08:48

邵栋上世纪末,周洁茹作为当时“七零后”写作的代表人物曾在大陆文坛引起过不小的轰动。而新世纪初她突然封笔赴美,杳无音讯十多年。当人们一度以为当代文学史中有关她的文字已经完结时,周洁茹如今重又从香港出发,开始了一系列带有本地背景的创作旅途。她在201...

浏览全文 阅读(29583)

吴杰文艺发展历史充分证明,文学创作和批评总是并肩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学创作生产活跃,内容形式丰富,风格手法多样,涌现了一大批思想新、艺术精的优秀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千帆竞发的局面。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下观念碰撞、文化交融,文学领域还存在...

浏览全文 阅读(29536)

向娟近两年来,文字优美、有“情怀”和“追求”的文青文越来越受欢迎。在网络文学不断兴盛,类型不断丰富,作品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大众阅读品味见涨,相应地,对网文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因阅读需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网络作家也将提升艺术性和思想性作为写作的...

浏览全文 阅读(29608)

佘晔众声喧哗应当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个显著标志,它意味着复杂、多元、新奇的文艺生产方式和文学批评形态的生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刚刚过去的2016年,省外“湘籍作家”群体在这一过程中盛情演绎,实现着自我在创作与评论上的双重狂欢。2...

浏览全文 阅读(29605)

刘奎现在随时打开身边的电子设备就可阅读小说、诗歌和散文,文学似乎从未这么靠近、阅读也从来没有这么便捷过,但放眼望去,“低头族”对所谓的文学尤其是经典文学,似乎又并无多大的兴趣;另一方面,学院的文学研究又纷纷转向文化研究或跨学科研究,文学的阅读又从...

浏览全文 阅读(29587)
文学批评的可能性 2023-11-09 08:48

一、“兴趣”的生成与“专业”的自觉唐伟:吴老师,您好,早就有跟您做一次访谈的想法,正好这次借《创作与评论》“评论百家”栏目策划一期您的研究专辑的机会,我想就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的一些问题向您请教。《创作与评论》主要关注当代文学的创作和评论,结合刊物...

浏览全文 阅读(29609)

吴晓东,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6年赴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担任共同研究者,1999年至2000年...

浏览全文 阅读(29573)
房前屋后 2023-11-09 08:48

芭蕉在孩提时的记忆中,第一次听到与芭蕉有关的是祖父给我讲的孙猴子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当时想像着芭蕉扇一定是把很大很大的扇子,比奶奶手里摇晃的老蒲扇不知道要大多少了,不然的话,怎么能扑灭得了火焰山满山的大火呢。我幼小的记忆里第一次见到芭蕉则是在外公家...

浏览全文 阅读(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