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
《中国诗歌》杂志,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本期头条、中国诗选、诗人档案等。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
文集访问量: 10828 次
音乐列表
谈雅丽北京大学谢冕教授在2018年9月出版的《中国新诗史略》中这样写道:“我们要在这卷文本下限的2000年,保留这个世纪最为典型的一个身影,这个身影由历时久远的苦难和同样久远的等待所构成,他是诗人昌耀,这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流放到青海高原的囚徒”,...
程继龙郑小琼是新世纪以来一个不可忽视的诗歌现象,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诗人发星以惊叹的口吻写道:“诗坛出了个郑小琼”。批评家谢有顺称她“在新一代作家的写作中具有指标性的意义。”何光顺认为郑小琼以其《女工记》等写作“软性抵抗”了社会权力压制。近年...
方文竹人的想象,像他身体上的官能一样,具有它的自由的活动和物质的游戏。——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有一种东西或出入于泛滥的物质,或跳荡于圣明的精神;它仿佛向我们渐渐逼近,但一下子又突然遁隐;在白天我们被它弄得神魂颠倒,平静的夜里它又将我们引诱到可怕的...
张立群“先锋诗歌”,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诗歌批评中最具活力的概念之一。结合已有的批评与研究实践可知:笼统而言的“先锋诗歌”主要是对那种具有探索精神、实验性并可以推动、引领当代诗歌向前发展之创作实践的命名与评价;而具体的“先锋诗歌”则主要是对...
吴投文从中国新诗的百年发展历程来看,朦胧诗的经典化似乎已经尘埃落定。尽管经典化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经典化实际上也并无终点可言,但在某种程度上,朦胧诗确实已经定格为中国百年新诗史上最富有创造力和最富有艺术魅力的诗歌流派之一。时至今日,针对朦胧诗的...
徐芳许道军魏宏许道军、魏宏:徐芳老师,您被认为是当代自觉的城市诗人,在城市诗创作和城市诗学探索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我们发现,同样被称为“城市诗人”,您的城市诗创作与上个世纪同城的“城市诗”派风格迥异,在诗学方面,又与“城市诗社”“新城市诗社”的...
陈翔零:自然照理,写诗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安伯托·艾柯说过,年轻人写诗,就像青春期手淫,再正常不过。唯一的区别是,优秀的诗人会把手淫的结果烧掉,而拙劣的诗人将它们发表。确实如此。就其抽象意义而言,写诗是十分自然的事。写诗,如同种花、养宠物、打游戏...
张光芒董卉川新世纪诗坛可谓异彩纷呈,并且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比如民刊的高速增长、网络诗歌的迅猛发展、自媒体的空前升温、出版门槛的有效降低、诗歌活动的频频开展等。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井喷期。受此影响,散文诗创作阵营也不断发展壮大...
谢克强诗,就是诗。或者说,诗只能是诗。这不是废话吗,难道逻辑允许如此同义反复地诠释概念?不。这只是简单到复杂的陈述句,意在重申并返回诗的艺术本体中去。正基于此,诗说它绝不反对题材,但必须超越题材。就像不朽的艺术,它必须超越年龄、资历、时间、地域等...
李少君中国传统诗歌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情境”,何谓“情境”?按《新华字典》解释:情境是指情景,境地。但我觉得,情与境应该作分别的理解,这一点,王国维先生早就说过:“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景和境意思接近,但“境”除了场景、现场的含义,还有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