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论
《世界文学评论》是由武汉中图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精心策划、组稿、编辑出版的大型文学批评与学术研究杂志。长期被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收录。《世界文学评论》以每辑50万字的容量,以每辑10个以上的专题栏目,在发表著名学者与批评家科研成果的同时,也注重发表国内外中青年学者的科研成果,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富于创见,受到广大作者与读者的高度肯定与广泛好评,在学术界、批评界与教育界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世界文学评论》新的编委会与理事会,分别由国内外著名学者与国内外著名高校文学院或外语学院担任。计
文集访问量: 5210 次
音乐列表
邹建军新诗“民族化”“大众化”理论的不可靠性——对一个诗歌发展道路伪命题的现代反思邹建军自20世纪30年代初期开始,就有人在抗战的旗帜之下,提出了新诗的民族化与大众化的问题,并且由于某些文学社团的兴起,而掀起了一场似乎很有声势的运动。有的理论家认...
王泽龙百年新诗的主要成就及其评价问题王泽龙我要讲的大家今天都讲到了,我就做一个总结。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大家都做了很认真的准备,今天都有问题,有关键词。首先一点,我们达成了共识,中国这一百年新诗的探索,是很有成就的,并且...
江少川海外华文诗歌与中国百年新诗江少川我讲的题目为“海外华文诗歌与中国百年新诗”。所谓“海外”,指的是中国以外,指中国大陆、包括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或国家,称作海外。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国的组成部分,是不能称作海外的(它可以称境外,不叫海外...
段维兼容并蓄相生共荣——散议新旧诗之间的关系段维一、新旧诗的相互渗透与非均衡发展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当社会发生剧烈变动,意在打破旧的秩序时,旧体诗就受到冲击、冷落、压制,比如五四运动和“文革”时期。当社会安定,追求稳定和秩序时,...
陈建军百年新诗成就令人欣喜陈建军我对中国新诗一向抱着一种乐观的、积极的态度。100年来,各路诸侯在新诗的创作上作了多方面的尝试,一些诗评家和学者在新诗的出路、新诗的审美原则、新诗的理论建设等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平心而论,百年的中国新诗应该说...
阿毛诗人、评论家与读者的标准问题阿毛诗之所以为诗,甚或何为好诗,诗人们有共识的标准。但诗人们共识的标准,并不完全是评论家、读者认定或接受的标准。而评论家、读者认定的标准,也并非完全是诗人们认定的标准。但新诗百年,频繁被记忆、被传诵的诗歌,基本都是...
姜耕玉诗要回到语言本体姜耕玉胡适发起的五四新诗运动,仅仅向我们提供了一张白纸,而五四自由精神赋予这张白纸不朽的灵魂。新诗百年以来的发展成果,主要表现在现代诗意语言对灵魂和生命存在的抵达,而在诗体语言方面,仍然延续着胡适倡导的“要须作诗如作文”“话...
罗义华新诗的格调、生态问题与文学史的权力罗义华关于新诗,我有三个问题:新诗的格调问题、生态问题与文学史权利的问题。首先是格调问题,我之前研究过闻一多的新诗,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新诗最初的发声不管是强调诗的“纯诗”,还是强调散文化,根本上在...
邹惟山主持人语邹惟山2017年5月6日,由华中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中国诗歌》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桂子山诗歌对话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所在的武昌桂子山隆重举行。对话会由以下四个版块的活动所构成:以百年新诗再出发为题的高校青年诗人演讲会,以百年新诗...
孙凤玲勾古今得失,道中印未来——评《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印度卷》孙凤玲郁龙余教授和胡朝华博士倾十年心血著述的新作《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印度卷》,以时间为序,勾连两国两千余年肇始于先秦两汉佛经东传,迄至当代的文学交流。全书行文呈现六大鲜明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