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4617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小泥巴
  • 香灵儿
  • 祁德民
  • 南山2020
  • 林沐风
  • 胡谈
平凡之路 2023-11-09 08:48

□俞妍1S城回来的第五天,李寒越发感到屋子的清冷。寒风不知从哪个缝隙里钻进来。他起身检查了一遍,门窗都关着,阳台边的窗帘拉得严严实实。那寒气好像是从地下泛上来的。这房子,他一年难得住上半月。屋子里的家具很陌生,就像分别太久的女人,虽然躺在身边,触...

浏览全文 阅读(32355)
雨线 2023-11-09 08:48

□方晓“方知夏让我来的。”她对开门的女人说。女人茫然而警觉地站在那里。“拿件东西。我想他事先告诉你了。”她说。“一件东西。是的,让我想想。”她微皱的额头很快舒展开来,然后整个人就沉静了,“我这记性,对不起,这就拿给你。我原以为会来个助理什么的,你...

浏览全文 阅读(32427)

□杨怡芬年岁渐长,初老已至,不免时时回望来路。作为一个已经写了二十年的写作者,虚构和真实之间的界限,既清晰又模糊。清晰,是用来固定当下的,以今日之踏实努力,去成就未来;模糊的是,随着写作岁月中虚构形象的增多,他们占据了我的真实记忆:因为曾着力塑造...

浏览全文 阅读(32462)
银河之眼 2023-11-09 08:48

□杨怡芬一九八四年,八月将尽。这会儿,黄昏也将尽了。海湾西边,夕阳夺目,一条山脉向内海伸出长臂,揽住这片浮光跃金的海水,长臂上空,堆叠深深浅浅的玫瑰色积云,浓艳当中,亏得有它这一脉黛色,才压住了海天之间的无尽骚动。转眼,强光由金色弱成橙黄,夕阳卧...

浏览全文 阅读(32595)

□黄咏梅“到2000年就好了。到那时候,每个人都有闲心读诗写诗了。2000年啊,那会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到那个时候,物资丰足,大家过上了平等和体面的生活……”两个城里的年轻人,跑到舟山峙中岛,在这个“比大地尽头更远的地方”,意气风发,各怀心愿,畅...

浏览全文 阅读(32574)

□郭艳杨怡芬以《披肩》出场,带着特有的叙述腔调,耐心又体贴地呈现了属于当下生活的现代性经验。她的叙事细腻、温婉中带着深入骨髓的柔韧秉性,寻常家事中透露出复杂的人生况味,草蛇灰线的情节中凸显命运的复杂和人性的真实。海岛农家父辈们在隐忍的坚韧中守护着...

浏览全文 阅读(32606)
宁波塔 2023-11-09 08:48

夜森从Nono有记忆那天开始,Ningbo就一直悬浮在宁波上空。宁波的冬天几乎没有雨,城市被一片白茫茫的雾气覆盖。Nono早晨背着箩筐去割菜,回来时身上都是湿漉漉的。太阳升起得很晚,落下得很早。宁波塔的影子一点一点变短,又一点一点拖长。黄昏时他们...

浏览全文 阅读(32712)
静谧甘美秋暮抒情 2023-11-09 08:48

□俞悦当我陆续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音响里正巧播放一首名叫《静谧甘美秋暮抒情》的日文歌曲,来自一个活跃于东京下北泽的摇滚乐队。几乎一模一样的汉字,双修饰加时间与动作的组合,似乎没来由就触动这身处秋暮的安然心绪。听起来就显得优越的“静谧”和“甘美”,...

浏览全文 阅读(32784)
作物纪事 2023-11-09 08:48

□许成国杂粮前刺笆弄的作物,我以前提得最多的是水稻、番薯,其实还有不少,譬如大麦、小麦,玉米、高粱,黄豆、油菜花,还有南瓜、向日葵等。还是先说说玉米和高粱吧。记忆里,我的前刺笆弄是不种玉米和高粱的,或极少种,尤其是高粱,大多种在农家的自留地里,说...

浏览全文 阅读(32867)
帖中花事 2023-11-09 08:48

□玉兰儿卧闻海棠花——东坡《寒食帖》临写有感东坡爱花,我也爱花。小时候,我在世外桃源般的青龙村看各种鲜花盛开,月季、牡丹、茶花、凤仙、海棠,也吃桃子梨子和海棠果,种桃种梨种春风,从小与花亲密相伴,年岁越长越喜花草。东坡是从小浸淫诗书,伴着花木长大...

浏览全文 阅读(32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