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港
《文学港》杂志为大型文学双月刊。新小说、新散文、新诗歌。立足宁波,面向世界,辐射江南。主要栏目: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专刊、杂书过眼、灯下笔谈、散文随笔、文学评论、中国新诗歌专刊等。
文集访问量: 14646 次
音乐列表
李敬泽胡竹峰其人有秋气。按年岁,他是小先生,不是老先生。但提笔行文,老气横秋。老气横秋似不是好话,然在此处,是作好话来说。天行四时,一时为秋,秋之气为清、为爽、为苍劲为高迈,万物至此近老。古人文章之道,讲究得天地之气,竹峰当盛年而独秉秋气,是为异...
薛晓每当我突然发觉所行之事对生命的背叛,便会放任记忆的洪流涌向身体各处。那污浊的卷着被时间发酵了的一切的洪流,一旦冲进大脑,撞向天灵,就可以让我在闷痛中重新体察到快感——一种对自己现行的背叛加以肢解与剖析的快感。此时,我正被这种快感猛烈进攻着,因...
沐小风引子2020年11月4日至6日,有幸跟随省作协唐诗之路采风团一起采风。时间太紧,行程太密,唯捡拾一些闪光的碎片留存,空闲时翻出来,可慰平生。如果说它们还带着点诗意,那就更好了。一要有水。他说。时值晚秋,他——为了表述方便起见,我们就叫他大李...
许泽夫清明节走过一弯田埂,跨过一波小河,爬过一坎丘陵,就是另一个村庄。这里的人,是山下村庄的移民,按宗亲,按辈分,也按礼数,比邻而居。每户的房型大同小异,样式不一的石碑上刻着户主的姓名,以免后人哭错了地方。无论是官员、乡绅、还是穷人,无论是富豪、...
徐群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最初几个年头,这座江南小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域。一条街从老城东门的太平桥至下水门,沿城墙根,一半有店一半没有,叫做半爿街。城墙内称里半爿街,城墙外叫外半爿街。里半爿街旧有碗店、照相馆、酱园店、南货店、剃头店等十几家店铺。外半爿街...
《远距离微笑》这是评论家邢海珍教授的一部诗集,“寒地黑土文化”丛书之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作者2007年3月寄赠。邢海珍在诗集的后记中说:“好几年前,我也曾认真地编过一回自己的诗集,但是终于没有出版。那时我就给诗集取名为《远距...
指尖周师傅不止是管村的异乡人,也是林场的老师傅、小徒弟以及我们这些临时人员的异乡人。比起来,他的异乡人身份比我们厚,比我们重,也比我们大,所有组成异乡人的物质和气象,在他身上也更明显,更触目。倘他不说话,也可在短暂一段时间中,成功掩藏自己的身份。...
于俊萍一“那么,后来呢?”那时候,我常常这样问父亲。有时他在看书,有时他在画图,有时他在修理东西。被追问的时候,他没有嫌过烦,总是好脾气地停下手中的事,继续讲他的童年。冬夜漫漫,孩子们聚集在奶奶的床头取暖。裹小脚的奶奶不识字,但会讲狐仙的故事。好...
胡亮1“哦,英雄!不是别人,是你的儿子为你点燃了最后的火焰。”——笔者反复考量,决定将《迟到的挽歌》的结句,引来作为这篇小文的起句。这个结句,这个场面,悲恸,沉重,庄严,圣洁,让人掩卷而复掩泪。还有比这更合适的结句吗?当然没有!——这是不可省略、...
郑德宏上高村我开怀地指着上高村。我用乡音说:她是我的国,我的省,我的县,我的村。这里的所有事物,让时光变老,让仇人变亲人。现在,我要回我的国,我的省,我的县,我的村,去见我的父母。我的父亲多年前去世了,我踩着的泥土,犹如踩着他的脊背。我的母亲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