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散文诗
《星星》诗刊历来注重奖掖具有独立性、代表性、创造性的当代诗人和诗歌评论家,连续举办《星星》诗刊年度奖,包括年度诗人、年度诗歌评论家、年度散文诗人和年度大学生诗人等四个奖项,是国内设奖最早、连续性强、最具公正性和权威性的专业诗歌奖项。
文集访问量: 13227 次
音乐列表
芦苇岸尝试定轨新诗传统的史地情结——以梁平组诗《成都词典》为例芦苇岸梁平一直以他沉稳的书写行进在百年中国新诗的进程中。他的写作,既有新诗发展的传统赓续,也不失对文学艺术高端的执着追求,更有着精神性的现实彻照和深邃的内在经验释放,他基于诗歌自觉同时...
霍俊明“时间的沙漏有着合拢手掌的形状”——刘泽球诗集《我走进昨日一般的巷子》序霍俊明我是1990年代在阅读民间诗刊《存在诗刊》(创刊于1994年冬天)的时候,于文字中结识了陶春和刘泽球,至于现实生活中的相见则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在我有限的阅读视...
汪剑钊诗与禅之间的秘密通道——高旭旺长诗《河之书》阅读随感汪剑钊水与诗,一定存在某种神秘的渊源,它们各自都有缠绵的力量,可以在流动中自我更新、生长,也可以建筑透明的城堡,让神秘与清晰共存于一体。当我读到高旭旺的长诗《河之书》时,这种感觉再一次浮现...
花语VS西川西川:诗人的工作状态花语VS西川花语:本栏特约主持人。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1963年生于江苏,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曾任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附属访问教授(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奥赖恩访问艺术家(2...
徐传东古诗那么美,新诗居功至伟徐传东徐传东,生于1981年,媒体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诗歌,著有诗集《三人河》。今年2月,香港诗人廖伟棠在腾讯“大家”里发表专栏文章,指斥时下红透半边天的“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国背诗词大会”,并以景凯旋...
张雨唐祈的转型与回归张雨诗人唐祈,生于1920年。他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36年至1949年,是他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阶段,从实践到成熟,最终以“中国新诗派”或者“九叶派”的命名方式,写入文学史。1950年至1960年,出于历史的原因和个...
夏吟论唐祈诗歌中的刚健知性写作和柔性抒情写作夏吟唐祈的诗歌除了有九叶诗派象征主义的共同特点之外,有着明显的个人特点。他所有诗歌都有着浓郁的个人生命体验底色,表现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细腻的观察、敏感的心灵和对事物的沉思。他的诗歌创作的另外一个特点是...
主持人语唐祈(1920—1990),原名唐克蕃,江苏苏州人,是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民盟成员,毕业于西北联大文学院历史系。历任兰州省立工专教师,上海《中国新诗》编委,《人民文学》小说散文组组长,《诗刊》编辑,赣南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甘肃师范大学...
徐威论反抒情徐威“诗言志”到“诗缘情”,中国诗歌自古重抒情,甚至于认为,诗无情而不立。“诗”与“非诗”的界限全在于“情”——“有情”则为“诗”,“人之所以灵者,情也。情之所以通者,言也。其或情之深,思之远,郁积乎中。不可以言尽者,则发为诗”[1]...
范剑鸣新旧体汉诗的互质与互证范剑鸣范剑鸣,江西瑞金人,有小说、散文、文艺评论、诗歌见于《诗刊》《诗歌报月刊》《中国诗歌》《特区文学》《青年文学》《星火中短篇小说》《北京文学》《延河》《延安文学》《文学港》《芒种》《诗潮》《星星·理论月刊》《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