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散文诗
《星星》诗刊历来注重奖掖具有独立性、代表性、创造性的当代诗人和诗歌评论家,连续举办《星星》诗刊年度奖,包括年度诗人、年度诗歌评论家、年度散文诗人和年度大学生诗人等四个奖项,是国内设奖最早、连续性强、最具公正性和权威性的专业诗歌奖项。
文集访问量: 13175 次
音乐列表
成都凸凹写作的法度,或万物生长的秘密——读赵晓梦诗集《接骨木》成都凸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也成不了诗。一个国家健康地活着、成长离不开自己的宪法,一首诗的孕育、生发离不开诗人的写作法度。一句话,有什么样的写作法度,就有什么样的诗。很多搞写作的...
张德明王学芯的诗歌美学张德明王学芯不愧为为当今诗坛的“丹青好手”,他的诗章里有清晰可辨的艺术图景,有引人入胜的美学意境,有活灵活现的自然生趣。徜徉于诗人编织的那些分行文字中,如同置身于一卷妙美异常的风景画里,那里花香四溢,鸟语如歌,给人带来阅读上...
子川冒犯或僭越,新诗在试错中前行——读荣荣的诗歌近作子川时间。这两个时间,都足以令人心生忐忑。上个世纪初,新诗擎着“革命”旗帜狂飙突进,“革命者”横冲直闯,手持当时国人尚未见识太多的洋武器,似乎是所向批靡,这些都注定了“革命”或“革命者”不大可能...
花语VS谷禾谷禾:从乡村开始的写作旅程花语VS谷禾花语:本栏特约主持人。谷禾:1967年端午节出生于河南农村。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写诗并发表作,著有诗集《飘雪的阳光》《纪事诗》《大海不这么想》《鲜花宁静》和小说集《爱到尽头》等多种。有作品入选数...
黄维盈兴观群怨:度量现代诗歌的四把尺子黄维盈黄维盈,现就读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从小爱好文学(包括古诗词楹联)创作。曾在《文学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过作品。曾多次在诗歌大赛中获奖。吉狄马加先生在《中国新诗百年志》总序指出:“...
朱星雨论绿原的“潜在写作”朱星雨绿原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在40年代初开始写诗,出版诗集《童话》,后成为“七月诗派”的重要一员。作为跨越现代和当代的一个重要诗人,绿原的创作,历经了《童话》集的绮语,以“七月诗人”身份创作的“现实主义”时期,建...
包晰莹长风破浪会有时——绿原诗歌论包晰莹“人活着,像航海。你的恨,你的风暴。你的爱,你的云彩。”美不胜收的小短诗是花费多少辛酸与渴望锻造出来的或许永远也不会被人们知晓,可生活难道真的会如此轻易被一个诗人的思绪所左右吗?当然不会。他无数次在无数条溪...
主持人语绿原,原名刘仁甫,另有笔名刘半九。1944年毕业于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1941年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处女诗作《送报者》。1942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童话》。同年与邹荻帆等人合编《诗垦地》。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主要从事报刊编辑、...
苗雨时“情感”诗学苗雨时生命情感+审美=诗诗是个体生命的纯然表现,但生命作为精神主体,情感是其构成的主导要素。所以,可以说,抒情性是诗的本质属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生命情感,是诗歌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的根源。诗不能没有感情,就像鲜花不能没有香...
许玉庆无为在歧路——诗歌创作的独创性问题研究许玉庆许玉庆(1972—),山东济南人,文学博士,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现任教于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基础部。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先后在《文艺争鸣》《文艺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