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3148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姑娘为谁红了眼
  • 新雷第一声
  • 孤树
  • 龙富金
  • 宁星
  • 谢汝茉
存在的困境之维 2023-11-09 08:48

刘慧存在的困境之维刘慧蒋明、扎西才让和喻言这三位诗人,虽然人生际遇迥异,但他们都是对现实有着深刻体验和感悟的诗人。他们的诗在直击和迂回的多重层面,都有着撼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夫妻》《坐大巴回乡》《情敌》这三首诗以悲悯情怀和批判精神为底色,深入存在...

浏览全文 阅读(15515)
离乡与归途 2023-11-09 08:48

李洁离乡与归途李洁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离乡已经变成了日常,故乡即是他乡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关于他乡与归途的书写也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他乡生活充满艰辛与无奈,而对故乡的情感在奋斗的过程中多会经历厌倦、怀念、回归、到再次出走的无限...

浏览全文 阅读(15613)
及物写作的凝视 2023-11-09 08:48

周军及物写作的凝视周军新世纪以来,社会分层现象的加速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因此,底层生活成为诗歌抒写的一个重点对象。所以,如何细致反映当下底层情感的细微流动变得日益重要。实际上,每一个自我形象的体认,往往来自社会的整体塑造以及自我与他者的共同凝视...

浏览全文 阅读(15666)

费碟新诗史,新眼界,新批评费碟去年年底,潘颂德教授给了我一本任毅先生写的《百年诗说》,到今天战战兢兢地不知翻了几遍,从春节开始想动笔,到今天下决心动笔起码也有五六次了,欲动不能,欲罢也不能,总不能老是在心头打转吧。正如陈国恩先生所说:“读诗是一种...

浏览全文 阅读(15708)

离离孤独的丝绸——娜夜诗歌浅析离离一生中,我们不停地和一些人相遇。遇见娜夜,是在2012年上海的冬天。和兰州不一样,上海的冬天也冷,但有点潮。风吹到脸上,就能感觉到那种独有的陌生。遇见风,遇见娜夜,本身就是一首诗。于是想起她的诗:“起风了,我爱你...

浏览全文 阅读(15805)

邓程还有谁在写诗?——重逢喻言邓程据说在后工业社会,文学已死,还坚持写诗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精神病,一种是天才。天才不世出,看来现在大大小小的诗人都多多少少有点精神病的症候了。这不奇怪,就是天才,在弗洛伊德的眼里也是一个精神病,一个白日梦患者,一...

浏览全文 阅读(15830)

顾星环“拾起被遗漏的关键”[1]——论宋琳的诗顾星环自上世纪80年代起,“媚俗”这个著名的词伴随着昆德拉小说的译介成为中国许多作家和知识分子百嚼不厌的香口胶。然而,原文的Kitsch与“媚俗”这两个汉字的内涵难以重合,而上世纪40年代袁可嘉对“感...

浏览全文 阅读(15908)

李犁性灵之美与赤子之心——李皓诗歌解析李犁玉惧怕过度的雕琢多一点是玉,少一点为王玉。石头中的王这是李皓写《岫岩玉》中的一段。看到此诗,不免有一激灵的感觉,这是因为他捅开了一个我们有所感却无以言的事实,所以就有了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也证明一个老生常谈...

浏览全文 阅读(15922)

林晓波再论散文诗的文本特质林晓波中国散文诗发展近100年,一些真正的散文诗人坚守散文诗阵地,默默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特别是近几年,中国散文诗界出现了旺盛的势头,值得我们期待。记得《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在一次散文诗研讨会上说过,诗歌和散文高度...

浏览全文 阅读(15921)

孙丽君朝向“彼在”的“此在”——评李仕淦的散文诗集《旅行者》孙丽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诗坛涌现出一股股令人措手不及的诗歌潮流,与之相应,新的诗歌流派与新的创作理念可谓层出不穷、前仆后继,“朦胧诗”对于“大写的人”的追求、“第三代”诗歌对于世...

浏览全文 阅读(15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