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风
《闽南风》坚持以文学性、地方性、纪实性,兼顾社会热点、生活话题,力求向广大读者提供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俱佳的文学作品,贴近时代、贴近读者,努力更大容量、更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
文集访问量: 8252 次
音乐列表
苏水梅中国的书院,似乎可以追溯到战国稷下学宫。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起于唐、盛于宋、普及于明清”,绵延不断1000多年。“以文化人”是中国传统书院的重要追求,自宋以来民间书院与朝廷太学思想共和、百花齐放,形成中国一道灿烂辉煌的文化胜景。中国的教育、学...
许燕妮在中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有很多,来自于宝岛台湾的高山族是其中之一。在华安县众多少数民族中,以畲族和高山族最为人熟知。畲族人以善唱畲歌闻名,一般会在秋收后开始唱,最盛时是在正月,而居住在华安官畲村的畲族人则只在祖祠里唱畲歌,歌词内容一般都是...
黄墨卷天刚蒙蒙亮,劳婶就起床了,洗漱收拾停当,在发髻边插上红花,恰好有只“喜鹊”落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上,啾啾叫了两声,劳婶笑成一朵老菊。落在院子里的不管什么鸟,劳婶一律叫喜鹊。今天是劳婶的好日子,刚装修完的老屋要“请帝祖”,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劳婶...
卢一心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讲故事……每当我听到这首民谣时,总是会想象着它那虚幻的意境,想象中,那白云缭绕的大山深处,古柏掩映着古寺,环境十分清幽,然后,只听到寺庙里传出深沉而又悠扬的钟声,回荡在群山之中,然后,有一个龙眉皓首的老...
青禾以前,我家住在漳州西街,那里有一座庙,名为西湄宫,敬奉保生大帝。每逢庙里“闹热”,就演戏,演芗剧,演布袋戏(布袋木偶戏),布袋戏唱的也是芗剧的调子。芗剧过去叫子弟戏、也叫改良戏,在台湾叫歌仔戏。那时,天刚暗就能听到“闹台”的锣鼓,三遍锣鼓之后...
文卿漳州古城里有一座林语堂、许地山、杨骚文学馆,门口是泮池,泮池再过去就是漳州文庙。文学馆面积不大,两层。周围是老建筑,没有林立高楼,站在文学馆二楼阳台,风从四面来。遥望孔子像,文庙尽在眼底。文庙边是原来府学之所在,后来成了西桥小学,再后来西桥小...
谢丽玲漳州圆山脚下,有一片水仙花海,郁郁青翠,洁白的花朵娉婷绰约。无论是朝阳下或是晚霞中,远山近田,十分壮美,周身氤氲的花香暗藏春的气韵。水仙花适合聚集,也适合独处。就单看那么一枝,那么一盆水仙,也是意韵悠长。初遇杨英明是在2019年末,水仙花开...
林跃奇手机微信上的一组抗“疫”剪纸作品,像一束强烈的亮光,吸引了众多目光。那是漳浦县金剪刀高少萍与漳浦剪纸人的抗“疫”作品。这组抗“疫”剪纸,捉住时代脉搏,想象大胆,排剪技艺精湛,集中体现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的信心和决心。看完...
林宝卿周末。阳台。把自己安放在一只彩色摇椅里轻晃,一杯清茶在侧,茶香袅袅。阳台的墙上,被我饰以绚丽花纹瓷砖,人在其间有浮世清欢的喜悦。手捧一本红色封面的《漳州木版年画》,漫不经心地一幅一幅欣赏。窗外绿树摇风。暮春的日光朗朗,明丽地洒在同样绚丽无比...
方达明三十年前的一个上午,我骑车沿着新华东路往东北方向赶,想抄近路赶往云洞岩后面的学校。那时新华东还差不多是一百年前的模样,两边都是完整的骑楼,不高,就两层。几朵白云闲在屋顶上方,看到我,起身在我前面走,生怕我迷了路。一楼都是“五脚居”,沿街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