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风
《闽南风》坚持以文学性、地方性、纪实性,兼顾社会热点、生活话题,力求向广大读者提供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俱佳的文学作品,贴近时代、贴近读者,努力更大容量、更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
文集访问量: 8369 次
音乐列表
林贵福一春风习习,新年的脚步尚未全部走完,揪住新年的尾巴,东山县作家协会组织采风团走进了国家级的传统古村落——梧龙村,我的故乡。梧龙村位于东山最高峰——苏峰山下的不远处,依山傍海,东邻金鸾湾、湖尾村,南邻冬古村,北邻西埔重镇。方圆8.5公里,地理...
黄水成平和福塘太极村有一条被人遗忘的小路,说起它的身世却十分响亮——闽粤赣古驿道。时光往历史倒推五十年甚至一百年,这条古驿道好比今天的国道,甚至堪比今天繁忙的高速公路。但今人很难联想到当年它的盛况,这条古驿道如今已难见它往昔的繁忙景象,横亘在太极...
洪亮现代派的画家摄影师把大山区的梯田描绘拍摄的非常美,别有一番田园风韵,饱含农耕文化的气氛。2013年云南哈尼梯田申请世遗成功后,慕名者纷至沓来目睹这片大地艺术品。当太阳呈逆光角度驱散晨雾,层层梯田便渐渐染上金光,坐落在山间的哈尼族山寨被云雾掩映...
林茶居因为职业的关系,我的生活和北京、和远乡、和“外地”有各种交集,由此逐渐积下愈来愈浓的南方感、本土感和家园感。这是人性的一种地理学塑造,也影响了我的诗学思考和意象世界。去年,诗人、老友安琪受邀参与主编《北漂诗选》,向我约了稿。除了诗作,还需拟...
蔡刚华当年在圣约翰大学就读时的林玉堂还没改名林语堂。在文章署名上首次使用林语堂那是在他约大毕业十年之后的事了,所以我是奔着林玉堂而去圣约翰大学旧址的。从上海中山公园北门走出,沿着栽有法国梧桐的人行道再步行十分钟,便可以看到华东政法大学的校门了,这...
苏水梅林釬(1579-1636),字实甫,号鹤胎,福建龙溪人(今龙文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官至东阁大学士,赠礼部尚书。林釬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以“清恬异常,高风亮节”闻名于世。这几日,笔者寻访了林氏祠堂、林釬故...
叶小秋说起闽南“海丝”通商贸易史迹,您到长泰来,一定会听说林溪奎璧齐辉楼、内枋泰芳楼、上蔡四落大厝、珪后升厝等等。今天重点说说奎璧齐辉楼。无独有偶,奎璧齐辉楼和泰芳楼两座宝楼,都位于长泰东北部的古善化里,二者都做烟草收购、加工和买卖,可以说宝楼正...
戎章榕常州是我的神往之地。那里是苏东坡的终老地,也是瞿秋白的出生地。常州的朋友热情好客,作了线路规划,希望在有限的到访时间,能让我多看看,比如行程中的最后一站安排了千年古刹天宁寺。常州古有“龙城”之称,是因为南北朝时期常州出了齐、梁两代15位帝王...
陈辉“大口宽腹”,黄里泛绿,铜火锅美观且萌,流线型的外观分为三层——下层为空心炭炉,一空心圆柱直达三层顶端,内可置炭火,中间层是一个平底的大盆,以圆环状紧包于炭炉壁,两侧分别铆有两个手拉环,方便端起,盆中可放置汤料及食材,最上层有一盖子可从空心圆...
朱家瑜小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外公家。外公家隔壁有一位老爷爷,一位头发胡子全都花白了的老爷爷。他常年佝偻着的背影,像一座百年的拱桥,桥上的行人来去匆匆,留下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印迹。“老桥”是靠一根拐杖才勉强挺住的。拐杖敲击着地面,发出“笃笃”的声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