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杂志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大型综合性的艺术评论刊物。《艺术评论》杂志注重权威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杂志以说真话为己任,力求公正、准确、独到地评价重要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对那些产生较大影响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或有争议的作品都要做出权威性的评论。本刊将从创作实践出发,研究、评论各艺术门类出现的独特现象,回答艺术生产和创造中出现的问题,勾勒和预测艺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是国内罕见的具有批评精神的杂志。
文集访问量: 13992 次
音乐列表
贾若臧元春子罗恩·弗里克(RonFricke)是美国电影导演和摄影师,1982年与高佛雷·雷吉奥合作拍摄了电影《Koyaanisqatsi》(失衡生活)后,于1985年亲自导演并拍摄了纪录短片《Chronos》(时空)、1992年导演并拍摄纪录片...
世界舞蹈日的第二天,仍在五一假期中。把看演出当“工作”的我,原本想:品上一台民族芭蕾《西施》,也算“工作”中的休息吧!因为欣赏中国的民族舞剧向来是不大费神的,就像好莱坞编剧教父麦基评价中国电影时说,我们不少故事“特别情绪化,比如爱就是最纯洁的爱,...
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期间,我已经开始关注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的陶艺教学。2008年,当时川美的学生来景德镇雕塑瓷厂“乌托邦”考察实践,这家陶吧正好位于我工作室楼下,所以我很方便观察到他们的学习情况。2016年6月,我从景德镇陶瓷大学调入川...
刘洋如果要用“色相”这个词语显而易见的意思来形容孟福伟的雕塑,似乎不太合适,但是深究这个佛家用语,指示为物质的特征,尤其在《涅盘经·德王品四》中写到:“【菩萨】示现一色,一切众生各各皆见种种色相。”或许能豁然开朗,最物质的表象自有直至其根源的本心...
戏剧理论的研究,离不开对观众审美体验的考察。戏剧作品被创作出来,就是要被观众欣赏,经受审美与批评。这是戏剧艺术的使命,也是其价值所在。自亚里士多德以降,这一点从来都是理论家们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百余年的戏剧本质论战中,有的理论家从观众的角度,...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始,德国社会呈现理性思维被否定、主体意识丧失、社会生活碎片化等“后现代”特征,并蔓延至剧场艺术领域。由于“现实主义戏剧并不真实。幻觉方式不能使人得到真实,而正相反,它蒙蔽意识,使人意识不到真实”[1]。因此,德国一些戏剧家开...
警匪题材一直以来都是香港电影创作的重要来源,从20世纪80年代的《警察故事》《英雄本色》《喋血双雄》到世纪之交的《暗战》《枪王》《无间道》再到近年来的《窃听风云》《寒战》《扫毒》,香港警匪电影不断推陈出新,将香港警队中的重案组、O记(有组织罪案及...
2017年4月28日,亦即影片《拆弹专家》公映前后,在网上发布的多款海报上,都有“4.28改变8,000,000人命运!!!”这一最令人关注的文字信息。或许,对于大多数内地观众而言,8,000,000只是一个还不算少、却也“不明觉厉”的人口数字,...
李彬2015-2016年,有三部讲述现代中国“流浪故事”的影片颇受人瞩目,并先后受到国内外各大奖项青睐[1]。随后,除了《诗人出差了》更多受小众群体关注,《路边野餐》《长江图》都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探讨之声不绝。作为公路电影的研究者,笔者注意到,...
2017年,笔者在《民族艺术研究》杂志2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孙颖晚期民族舞蹈观述评》的文章,《民族艺术研究》在“重点文章推荐”中摘要了这样一段话:“孙颖认为‘中国古典舞应提取各个时代的优长——汉的宏放、唐的圆熟、清的精细,混成一个新面目。对此,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