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杂志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大型综合性的艺术评论刊物。《艺术评论》杂志注重权威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杂志以说真话为己任,力求公正、准确、独到地评价重要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对那些产生较大影响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或有争议的作品都要做出权威性的评论。本刊将从创作实践出发,研究、评论各艺术门类出现的独特现象,回答艺术生产和创造中出现的问题,勾勒和预测艺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是国内罕见的具有批评精神的杂志。
文集访问量: 14005 次
音乐列表
用“××并××着”的句式来写我所敬重的舞者,李承祥是第三位。第一位我写了舒巧,用的是“纠结并敞亮着”;第二位我写的是赵国政,用了“机敏并淡定着”。其实当下流行的句式已是“且×且××”了,但这似乎更适合描写意气风发的青年;我自己已是“奔六”的过来人...
金平2014年的北京现代音乐节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音乐节从5月16日开幕至22日闭幕,共举行了两场交响音乐会、十场室内音乐会、两场世界音乐的展演、一场合唱音乐会以及多个作曲大师班和学术讲座等。音乐节向中国观众介绍了风格多样的各种体裁...
卞祖善陈建华、陈洁编著的《民国音乐史年谱》(以下简称《年谱》)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于2005年5月出版。编著者陈建华、陈洁系南京艺术学院的两位教授,是我国音乐理论学术领域里的一对父女学者。陈建华教授为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其著作颇丰;其女陈洁博士、...
林克欢《马》(Equus,亦译为《恋马狂》),是英国作家彼得·谢菲尔(PeterShaffer)写于40年前的名作,也是当年英、美剧场最卖座的剧目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末,《马》曾先后由香港话剧团、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搬上香港舞台,表现...
《离去》(TakingLeave)是美国剧作家奈戈·杰克逊(NagleJackson)创作于1996年的舞台剧,它将一个当代美国社会的家庭故事与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李尔王》进行现代性的文本重构,自上演以来先后荣获全美最佳剧作提名,以及多项全美大奖...
毛小雨戏曲创新本来是一个无须讨论的话题,一个艺术品种,没有创新,焉有出路;再说严重一点,戏曲如果不把创新尊为第一要务,其除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存在的意义外,是否能被定义为当代表演艺术,都是让人值得怀疑的事。一、创新是戏曲发展的必由之路谈创新,还...
王评章文艺作品的思想、情感,自然是体现在情节、尤其是人物之中,但中国的传统艺术或者说艺术传统,的确除了“赋”,还有“比兴”,作品成为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作品的主体及其力量,不仅在作品的描写对象,还在作者的主观情感,而且更主要的还在于观众可以作...
康式昭先亮底牌:本文所说的“改编”,是相对于直接来自生活的“原创”而言;论说范围,特指戏曲创作。一、走出原创崇拜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一切原创品都是弥足珍贵的;“艺术贵在创新”,“嚼别人嚼过的馍不香”,是为颠扑不破的常理;复制品、仿制品等等,理所当...
孟冰回想一下,写戏多年,有一个重要体会,即写戏“三动”:动情,动心,动气。动情,不必多说,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和理论家都有不少论述。情之所至,不吐不快。对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一个景物,皆可产生一种感情,同情,欣赏,怜悯,爱慕,爱恋,嫉妒,怨恨,鄙...
游之根据经典文学著作改编创作歌剧,古今中外都不乏实例。这种创作的优势在于起点高、底子厚,因为原著的普及和知名,歌剧没有诞生之前,就已经有一大批潜在的观众了。而要想将经典著作搬上歌剧舞台,并再创作出一部歌剧领域的经典,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201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