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杂志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大型综合性的艺术评论刊物。《艺术评论》杂志注重权威性、学术性,努力做到风格清新、雅俗共赏。杂志以说真话为己任,力求公正、准确、独到地评价重要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对那些产生较大影响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或有争议的作品都要做出权威性的评论。本刊将从创作实践出发,研究、评论各艺术门类出现的独特现象,回答艺术生产和创造中出现的问题,勾勒和预测艺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是国内罕见的具有批评精神的杂志。
文集访问量: 11643 次
音乐列表
杨媛数字媒体作为新兴产物在经历短短的数十年发展后已经成为当下快捷、有效的文化推广手段。创意产业发展的时代下,数字媒体已经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传播知识信息的载体,传统茶文化和现代数字技术的碰撞,创造出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全新数字化演绎。如今App应用已经...
余盈莹景观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大方面:一是指自然的或者人造的观赏类景观;二是指由各种不同的态度、观念、信仰、认知变化交融而成的人文景观。景观环境在社会环境中主要提供观赏性,给人们提供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美化城市形象,体现社会人文价值。随着人类社会...
康霁宇鄂西南地区是指湖北宜昌市除了当阳和枝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渝、湘两地接壤。世居的土家族顺应山地环境依山而居聚集成村,其村落环境经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形成了具有土家族韵味的文化特征。一、民居景观的地域性特征鄂西南的土家族联结...
韩锐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期,社会的动荡带给整个国家巨大的变化。19世纪摄影术从西方传入中国,20世纪初摄影术才进入大众视线。五四运动带来了文化和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带动了画意摄影的发展,中日战争的爆发,促进了纪实摄影的发展,民国摄影与国际...
郑丹青[内容提要]滕固认为文艺的根本是人类的“生之力”和“生的欲求”的跃动。艺术的创造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文化与艺术不能分离。外来的营养与刺激可以促进文艺的发展,艺术的发展遵循的是“循环的进化论法则”。滕固还赋予艺术教育以强国、改造国民性、文化建构...
赵以保朱志荣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就。2017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八卷本《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共计340万字,是目前学界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审美意识发展、演变的鸿篇巨制,也是朱志荣教授在前期中国美学史研究几十...
王兵兵为促进中国电影伦理学自身学术体系的建构与发展,推动中国电影理论的范式升级,由西南大学与北京电影学院共同主办、西南大学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2018第二届中国电影伦理学论坛”在西南大学隆重召开...
《嘿,宝贝》,红桉木,526×125×100cm,2010《几乎标准》,楸木,95.5X3X1cm,2010《七倍于一拃》《八十一截》,钢管,尺寸可变,2015《最后》,槐木,526×125×100cm,2010《神似》,红桉木,420X25X3...
徐梦可别想着向外求索;返回你自身。真理栖居于灵魂之中。——圣奥古斯丁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都蜗居在托特瑙山中密林的小木屋中。他认为在这里,在那“缓慢而从容生长的枞树中”,他才能进入最好的思考状态。这略显清冷的景色,显得又孤...
宋建树如果说从2010年开始做《几乎标准》《七倍于一拃》这类作品是以观念之名来为自己身体的感觉加冕,那么完成于2014年的《一公里塔》《一米螺旋》和《等量齐观》等就是通过声东击西的视角转移去重构一个个约定俗成的概念,而2015年开始做的《八十一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