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作品 |
| 作品标题 | 人气 | 日期 |
路过繁华:柳永词中的太平气象再解读
|
0/36755 | 2023/11/9 |
论明清通俗小说对古代诗文的传播价值
|
0/36751 | 2023/11/9 |
论翁方纲对王士禛“神韵说”的解构
|
0/36694 | 2023/11/9 |
传统诗型的嬗变:以晚清民国几种“梅村体”诗为例
|
0/36709 | 2023/11/9 |
清代畿辅诗坛巨擘:戈涛及其《坳堂诗集》考论
|
0/36678 | 2023/11/9 |
理鬯和文学观论略
|
0/36672 | 2023/11/9 |
明代诗人陈白沙诗的地位与评价
|
0/36608 | 2023/11/9 |
苏轼“元轻白俗”论下“白体”蜕变与“宋调”初成
|
0/36588 | 2023/11/9 |
工部缓,供奉深——王夫之“李杜风格论”的再评价
|
0/36551 | 2023/11/9 |
“朗丽”的诗语言踪
|
0/36451 | 2023/11/9 |
试析曹叡诗作入选《古诗十九首》之可能性——关联
|
0/36341 | 2023/11/9 |
挚虞《文章流别论》诗体观“俳谐”辨正
|
0/36205 | 2023/11/9 |
汉魏六朝时期颂、赞二体的交叉融合
|
0/36157 | 2023/11/9 |
“孝亲”模式下对《凯风》的误读与重释
|
0/36116 | 2023/11/9 |
密韵楼藏元刻本《南丰先生元丰类稿》版本关系初探
|
0/36099 | 2023/11/9 |
| 页次:8/58 每页:15 共856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