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作品 |
| 作品标题 | 人气 | 日期 |
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与中国的现代化
|
0/38979 | 2023/11/9 |
现代性经验与地方品质
|
0/39070 | 2023/11/9 |
论李洱《石榴树上结樱桃》 对乡村生存状态的批判
|
0/39024 | 2023/11/9 |
“总体性”中的李洱 及其小说史意义
|
0/38958 | 2023/11/9 |
腹语术、材料考与起居注
|
0/39043 | 2023/11/9 |
花腔写历史 故事又新编
|
0/39030 | 2023/11/9 |
莎士比亚阅读、翻译、研究 需正本清源(上)
|
0/38972 | 2023/11/9 |
弥散的话语空间与多维的历史图景
|
0/39012 | 2023/11/9 |
作家“笨功夫”与寻根地理图
|
0/38951 | 2023/11/9 |
阶级话语视阈中的人性化战争书写
|
0/38883 | 2023/11/9 |
通向一种具有开放性的“文学性”
|
0/38918 | 2023/11/9 |
《平原》:一幅旧时代文化梦遗的地图
|
0/38863 | 2023/11/9 |
收藏·亲历·研究
|
0/38871 | 2023/11/9 |
从《唐人故事》到《青铜时代》
|
0/38820 | 2023/11/9 |
记忆的变形术与时间的辩证法
|
0/38759 | 2023/11/9 |
| 页次:20/69 每页:15 共1035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