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建摘要: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象”思维一直发生着持续的影响。“象”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审美活动具象化生的审美习惯,也构成了主体内在审美意识的对象化“象”传达。“象”推动了中国古人对世界的灵活自由观照,也通过象与象的意义勾连建构起中国古典美学的“象...
李晶摘要:民初歌词中的女性意象有突破也有局限,突破在于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局限在于意象的塑造是在“双重性别”视角下的创作,男性词人对女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依旧成为他们“精神家园”的一部分。关键词:歌词;女性意象;双重性别民初歌词中新意有女性意象与清末...
税宏炜摘要:中西方比较诗学存在的对话危机主要包含:第一,将“对话”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认为对话就是理解与沟通;第二,从实践方面来讲,主要采用“阐发研究”来展开中西比较诗学对话是非常不合理的。要打破我国与西方比较诗学的对话危机,必须重点从解释中西方...
摘要:荆浩是在山水画史上一位划时代的画家和理论家,他把中国的水墨山水画推向了高峰,成为时代的主流。他以自己的绘画实践和绘画思想理论影响了后代很多的画家,成为山水画的一代宗师。笔者是从他的“图真”这一美学思想出发,浅论他对山水画发展上的影响。关键词...
侯雪晶摘要:刘大櫆打破了其师方苞以“理”论文的文学传统,在批评文本《论文偶记》中指出应将“神气”视为判断文章优劣的重要参考,明确了“神”主“气”辅的创作要求,推动了文学创作向纯文艺古文审美境界的发展。关键词:刘大櫆;神气;论文偶记在《论文偶记》中...
钱学薇摘要:《湖心亭看雪》出自张岱随笔小品文集《陶庵梦忆》。《陶庵梦忆》是张岱入清后追忆晚明的旧事旧物之作。展卷而览,尺幅之中牢笼了百态世相,方物风情、奇人异技、娱乐游戏......宛若一幅幅晚明的社会市井风俗画。虽事碎、人杂、篇散,却兼得名士之...
陈春艳摘要:小说《外婆的日常家用》通过三个主要人物(母亲及其两个女儿,迪伊和麦琪)对两床旧被子的争夺过程,反映其对待黑人历史文化遗产的两种不同态度,即争取并存还是选择被同化。关键词:外婆的日用家当;历史文化观;同化;并存从表面上看,小说《外婆的日...
李文晋“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每当《红梅赞》这首振奋人心的歌曲在耳边响起,《红岩》这部小说中的感人情节...
陈琳摘要:解析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的塑造趋势,并从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塑造历史人物形象;融入除恶扬善情感,彰显广大人民心声;人物个性特点突出,英雄形象更加真实等方面,讨论当代文学中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的相关特点。关键词:当代文学;英雄主义人物...
曾长城摘要:在影视艺术已十分成熟的当下,“镜头语言”成为“诗如画”的新内涵。莱辛的《拉奥孔》认为文学宜表现在时间中延续的事物,为诗词的镜头语言奠定了哲学基础。镜头语言在前媒介时期出现,根源于诗词家们的视觉经验、心理经验和语词的驾驭技巧。关键词: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