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5604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孤树
  • 那庚
  • 胡谈
  • 九满
  • 孤独玫瑰
  • 小泥巴
汉代私学教育及特点 2023-11-09 08:48

沈天荣摘要:在春秋末期,随着西周“金字塔”宗法社会的逐渐解体,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由政府掌握的文化经典和学术知识开始向公众传播,“政府学习”的情况逐渐被打破。在汉代,相对宽松的文化教育政策促进了私立教育的复苏。私立教育的发展对汉族社会...

浏览全文 阅读(33153)

逄芳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民所接受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既有实践需要又有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为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参考,具有重要的...

浏览全文 阅读(33136)

刘艳娇摘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思想。国家应控制阶级冲突和斗争之需而产生,体现了国家的社会职能。国家是最强大的和最具有经济优势的阶级,因此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体现了国家的阶级职能。恩格斯的国...

浏览全文 阅读(33130)

谭若丽摘要:元明清王朝是女性文學创作的繁荣昌盛时期,不仅女性作家数量大量增加,而且女性作品也具有很高水平。就诗词而言,元代女性文学整体寂寥,诗词创作者仅有张玉娘值得称道。明代前期创作诗词的女性作家较少,主要集中在宫廷之中,如明成祖后徐皇后等,明代...

浏览全文 阅读(33086)

解毅楠摘要:毛姆热爱旅行,1916年的南太平洋之旅为其短篇小说集《叶之震颤》提供了故事素材。《叶之震颤》以南太平洋岛屿为故事创作背景,共收录了六个短篇,这是毛姆第一次将多篇故事结集出版,还专门为它写了《太平洋》和《跋》一前一后两篇短的小散文,并于...

浏览全文 阅读(33094)

石映玺摘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伦理道德准则。我国许多著作都是讲述孝道的,如《孝经》,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其它经史子集中也都有,真可谓不胜枚举。并且在此意义上又延伸出许多优秀的传统伦理思想。“孝”是“小忠”,“忠”为“大孝”。“孝”是对个人...

浏览全文 阅读(33039)

邹昊平摘要:本文以莫里斯符号学三分野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选取《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多余人”,结合文本,解读该人物形象与作家、社会以及其他人物形象之间的符号关系与意义。经论述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文学形象“多余人”属于一种语言符号。其次,挖掘出“多...

浏览全文 阅读(33091)

叶倍摘要:缓叙法,一种特殊的隐喻式否定。说话人使用这类否定,就是要颠覆人们认知的习惯与常规。以否定语句的非自然意义为前提,借助隐喻重构语句的断言,在推翻语句非自然意义的同时强行注入说话人的主观识解,以打通客观与主观的认识。正是由于这类否定具有认知...

浏览全文 阅读(33027)
酒中诗,诗中酒 2023-11-09 08:48

吴姿翰摘要:在唐朝酒业政策、异域好酒之风传入等因素的影响下,盛唐时期酒文化繁荣。酒文化广泛渗透于人民的生活中,其中包括庞大的诗人群体。唐代诗人普遍爱酒,更爱将酒作为意象融入文学创作中。研读盛唐诗,不仅能从中窥探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民的生活情形,更能...

浏览全文 阅读(32981)

刘宇摘要:本文以李陆史的诗歌作品为基础,通过对众多带有意象性的诗句形象进行整合分析,进而研究其诗歌中的意象性。当然,即使李陆史没有刻意使用意象性的创作技法,但是由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使他给自己涂上了深深的印记,他的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成为意象性的诗...

浏览全文 阅读(3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