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红生秋日,天高云淡,我和几位摄友相约赴浙江省开化县高田坑村拍摄星辰,因为那里被誉为“中国最美星空古村落”。开化多山,村庄多半在山脚下、溪水边,高田坑村却坐落在海拔近700米的山上,真可谓村如其名。车到台回山的三岔路口,需换乘中巴。窄窄的盘山...
文/田田倘若赋水土以性格,苏州城大抵是悠扬婉丽的。坐落于平江历史街区的苏州戏曲博物馆(包括中国昆曲博物馆和苏州评弹博物馆),或许正是这种气场的溯源和钩沉。1986年苏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之际,苏州戏曲博物馆落成,与“传统戏”惺惺相惜。昆曲声有形...
文/陈益民文史笔记多记轶闻,属野史,总为读史者所忽略,然而其中不无有价值的记录。以下为南京大学历史系一些名师的往事钩沉,其内容不免失之琐屑,但作为趣史,亦或可读。蔡东藩曰:“窃谓稗官小说,亦史之支流馀裔,得与述古者并列。”诚哉斯言,稗官野史,亦有...
亲爱的姐妹们、朋友们:“十四五”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新征程奋斗号角已经吹响,深化妇联改革,强“三性”去“四化”,激发动力活力,汇聚奋进力量,是各级妇联组织的历史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人的时代担当。妇联改革再出发,需要社会你我他。“江苏女性”将开展“我为...
文/江锡铨20世纪30年代初,四位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同在国立清华大学学习,由于共同的文学爱好走到了一起,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新星,时称“清华四剑客”。“四剑客”中的季羡林、吴组缃、林庚都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改革开放之初,我在北大中文系求学时,有幸在...
文/王国梁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开了一家小纸厂,几年里一直经营得不错。一次父亲去外地送纸,结果遭遇连绵的阴雨,纸全淋湿了。那次赔了很多钱,小纸厂倒闭了。母亲因为着急上火,一病不起。家庭陷入窘迫困顿之境,我每天迈进家门就感觉愁云惨淡。母亲躺在床上,有...
文/王兆玉我生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一切百废待兴。我在农村长大,见过牛耕人拉、肩挑人抬的生产方式,也经历过用野菜、树叶充饥的困难时期。5岁时,父亲上河工省下几个玉米卷子带回来,祖父切成片,用提篮悬挂梁上,我呆坐梁下,盼望着祖父...
文/叶翔宇看书的人可以随心评价历史,而历史却在阴影里向人冷笑。“太阳底下无新事”是一句深长的喟叹。蜡梅花开的时候,在最强的阳光下影子也淡得很,人人来赏,赏完了还要舞文弄墨给自己留念,一树浓绿的梅叶有谁注意?笑拈梅枝嗅的尼姑,究竟是悟到了春意,还是...
文/幕僚长什么是真正的见识?见识有关于对世界的洞察,对人性的判断,对事物的取舍。三流的见识是关于消费的见识,这是很多人最引以为豪的。刀叉怎么摆,牛排怎么选,哪个酒庄好,哪个装修风格流行……这种“见识”是消费,你到了那个层次,自然会了解,只是一种圈...
文/马海霞去公园遛弯儿,看到一位老者在画画。走近一瞧,老者画的是一棵树,黑褐色的树干,树叶已经泛黄,有一片树叶还被虫子啃噬了一个洞。老者时而抬头观察不远处的树,时而低头在画板上画画,并未注意到我在他身边。说实话,老者画功实在不敢恭维。旁边一位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