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2973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郑诗仙
  • DiWan
  • 林沐风
  • 香灵儿
  • 小泥巴
  • 爱农
种生乞巧 2023-11-09 08:48

牛会娟+汪玉祥宋代还有生花乞巧的习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所载,京师一带人家,每到七夕前十日左右,用清水泡绿豆或豌豆,每天换水一次或两次,等到豆芽长到五六寸、豆苗可以自己站立的时候,就另换在小盆中。等到七夕,豆芽可长达一尺左右,人们称此为生花盆儿...

浏览全文 阅读(32990)
喜蛛应巧 2023-11-09 08:48

牛会娟+汪玉祥除了利用植物来乞巧外,和织女缫丝织布有着类似特点的结网蜘蛛也是古人们乞巧的一种吉祥物。喜蛛应巧也是比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大概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宗懔在《荆楚岁时记》里说,七夕之夜,人们在院子里摆设瓜果宴乞巧,如果有蜘蛛在瓜上...

浏览全文 阅读(33054)
月下穿针乞巧 2023-11-09 08:48

牛会娟+汪玉祥穿针是女红的基本功,穿针乞巧是七夕乞巧的一种常见方式。《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初七晚上,家家户户的妇女结扎彩丝线,穿七孔针。有的人用金、银、黄铜做成针。所谓“七孔针”,大概是一端有七个针孔的特制“乞巧针”,它只在七夕时让妇女把彩线来...

浏览全文 阅读(33081)
投针卜巧 2023-11-09 08:48

牛会娟+汪玉祥七夕,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历来于此有丰富的民俗活动。织女是天上的仙子,能织出漂亮的云锦天衣,自然是精于女红、心灵手巧。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女红的技巧。七夕,祭祀牛、女后,妇女便会玩多种乞巧的游戏,以验证是否“得巧”。投针卜巧是源于穿...

浏览全文 阅读(33055)
最后的贵族张充和 2023-11-09 08:48

东方小四著名诗人卞之琳的著名诗作《断章》的主角张充和,于2015年6月18日凌晨一点,在美国耶鲁大学的寓所离开了这个繁华世间。《断章》选自卞之琳的一首长诗,文字如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浏览全文 阅读(33019)
站对不站队 2023-11-09 08:48

刘诚龙梁士诒是民国交通总长,袁世凯一条线的人,他碰到的问题是,袁世凯赶世界时髦,搞了总统制,烧了一把火搞了机构改革,将政事堂改设为国务院,徐世昌直接领导着梁士诒,领导换了人,干部便换了运,梁士诒由炙手可热的民国财神,靠了边站,喝凉风去了;冬天吹点...

浏览全文 阅读(32972)

金凤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对汉人颁布了“薙发令”: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很多明朝的遗老遗少原想保住中原汉族的束发习惯,以身试法,却因此丧身殒命。辛亥革命之后,革命党人也照方抓药,倡导民众剪辫子,以此激发民众的反清意识。其实,在满清统治江河日...

浏览全文 阅读(32915)
灾异与人事 2023-11-09 08:48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加上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相当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

浏览全文 阅读(32957)
文凭与路障 2023-11-09 08:48

朱仲南有一位名画家,他谈到文凭的时候,认为文凭是平庸的保障,很有哲理的味道。如有一个人本来是十分平庸的,但他说自己是名校本科毕业生,是保送研究生。那么,别人就认定他不是一个平庸的人。即便他喜欢哼流行曲,喜欢跳“小苹果”,经常说什么“颜值”、“屌丝...

浏览全文 阅读(32900)
咸菜和文化 2023-11-09 08:48

偶然和高晓声谈起“文化小说”,晓声说:“什么叫文化?——吃东西也是文化。”我同意他的看法。这两天自己在家里腌韭菜花,想起咸菜和文化。咸菜可以算是一种中国文化。西方似乎没有咸菜。我吃过“洋泡菜”,那不能算咸菜。日本有咸菜,但不知道有没有中国这样盛行...

浏览全文 阅读(3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