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文摘
《读书文摘》由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湖北人民出版社协办,是一本以思想性为指导、明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刊物,基本思路是“古今中外,天下妙文”,尤其注重对国内各出版社最新书籍内容的推介。刊物问世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特别是在文化发达的地区和各大省会城市等地已经形成了广泛而固定的读者群。
文集访问量: 11229 次
音乐列表
曾经在中共历史上叱咤风云的王明(原名陈绍禹)与张国焘有不少共同点。首先,他俩都出身于富户。张国焘1897年出生于江西萍乡县上栗,父亲是一个乡绅;王明1904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县金家寨,父亲是一个商贩。其次,他俩都曾是我党早期的最高层领导干部。张国...
裴毅然爱开会的周扬1961年春,周扬、以群等人到杭州讨论电影剧本《鲁迅传》与《文学原理》,《文学原理》是以群主编的大学文科教材。夏衍秘书、上海女作家李子云当时因病在杭州屏风山工人疗养院休养。当她得知周扬、以群来杭州,便跑到岳坟杭州饭店去看他们。不...
当时的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是以洋教授居多,也就是外教特别多,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但是它的情况很特别,怎么特别呢?首先西洋文学系分三个专业,英语、德语、法语。虽然这么分,却是英语一统天下,西洋文学系的教员,无论中外,也无论你是哪国人,也...
毛乐耕杨广的情色韬晦这个题目也许有点费解,稍稍解释一下,就是杨广在情色方面所使出的韬晦之计。史实表明,隋炀帝杨广在男女色欲方面很混(其实,封建帝王在这种事情上又能有几个不混的呢),然而,在他被立为太子以前,为了达到政治上的目的,却又夹紧尾巴做人,...
一封署名潘晓的来信引起轩然大波,是上世纪80年代历史的一个著名事件。后人这样评价这封来信:“它曾让当年千百万青年为它哭为它笑为它激动为它争辩为它深思,也让千百万今天的中年频频回首没齿不忘。”“它是中国期刊史上令人难以置信的一个传奇,也是中国思想史...
婚姻政策提倡“晚婚”知青下乡以后或迟或早都会遇到婚姻问题,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运动的高潮期,新闻媒介不厌其烦地宣传在农村“扎根一辈子”的思想。使下乡知识青年“扎根”在农村的有效手段莫过于鼓励他们在农村结婚,安家落户,但有关部门却把提倡...
毛泽东看《红灯记》1964年11月6日晚上,北京人民大会堂小剧场华灯灿烂。阿甲带领《红灯记》剧组的全体人员,早早就来到了这里,他们布置好舞台,化好妆,静静地等待着演出时刻的到来。这时,几辆红旗牌轿车开到了大会堂前,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
徐宗懋1980年代末期,台湾开放“党禁”、“报禁”,人们写文章也不再有政治顾忌,许多老记者回首前尘往事时,吐露真情,中肯而客观。其中,曾于1947年4月被派去延安采访的前《中央日报》记者龚选舞,如实地回忆了四十年前的延安之行,他在文中写道:“中外...
阅读的第一要素,我想是信赖。相信我们所读到的东西,这常常是发生在我们少年的时候。那个年龄,心灵像一张白纸,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事情。书本给我们神圣的感觉,好比人生的老师。我们总是把书本上的话抄在日记本上,还总是将书本上的话赠来赠去。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受...
[日]矢原谦吉陈、刘联姻时,段雨村身为证婚人,又以此机缘与西北军旧雨,除韩向方、鹿钟麟等人外,倾巢重聚一堂。于是,连日高会,酒宴连连,且有花酒不少,殊违冯玉祥先生所标榜之西北军精神也。而未几,段以血压素高之故,亦辛劳成疾,一病濒危矣。陈琢如君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