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文摘
《读书文摘》由湖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办、湖北人民出版社协办,是一本以思想性为指导、明确面向广大读书人的刊物,基本思路是“古今中外,天下妙文”,尤其注重对国内各出版社最新书籍内容的推介。刊物问世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特别是在文化发达的地区和各大省会城市等地已经形成了广泛而固定的读者群。
文集访问量: 11403 次
音乐列表
杨建民中国现代文学,是一段吸纳外来文学,延续古代文化,并在离析或融汇中曲折前行的发展期。其间理论纷纭,小说,散文,戏剧……创作此消彼长,呈现一派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象。可是,大约是传统所致,给这些作品评奖,却是颇为稀有的事。但在1936—1937年间...
尚金州80年前,1937年10月,在全民族抗战的烽火中,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埃德加·斯诺的代表作《西行漫记》(原名《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由伦敦维克多·戈兰茨公司出版;次年2月,在上海地下党和爱国人士的努力下,又以“复社”名义出版中文本。在这部被聂...
宋希於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最早是因为在1945年重庆和谈期间写赠给柳亚子而流传开来的,这是今天大家较为熟悉的史实。柳亚子自己曾写过一篇《关于毛主席咏雪词的考證》(原载《文汇报》1951年1月31日)略述经过。他说当时见到《沁园春·雪》便和...
王残阳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隆重举行。天安门城楼之上,毛泽东主席身边的一位老者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他头戴瓜皮帽,身着一件土布长衫,蓄着飘逸的银白色长须。毛泽东主席对这位老者格外尊重,一直称呼其为“表老”。他就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
蔡辉“夫太氏(指印度诗人泰戈尔),亡国之遗民耳!然其声誉所被,则凡有井水饮处,几尽闻之,岂非以其人格之伟大耶?因念此屹然今存于东亚大陆之文明古国,岂遂无一人焉,足与太氏相埒者?忽忆曾与太氏同得荣奖(原文夹注NobelPrice,即诺贝尔奖)之辜鸿...
张民军杨宪益与其夫人戴乃迭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学者以及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资深专家。夫妇俩的中国文学外译事业早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而他们极具传奇色彩的爱情、婚姻及生活往事亦是国内学界及媒体反复挖掘的一座金矿。对于后者,除了杨宪益的自传及其主编...
我于1936—1940年就读于原中央大学中文系。岁月播迁,世易时移,昔日的青衿少年也早已白雪满头。当年亲炙诸师,多学界耆宿;同窗学友,谊同手足。忆及旧事,宛在目前。谨就记忆所及,写下一些片段,故曰琐记。王伯沆先生我没有上过王伯沆先生的课,大概他的...
周斌曾有人戏说,廖承志领导的对日工作班子里有“四大金刚、十八罗汉、几百小僧”比他年岁大的中央领导人都称他“承志”或“小廖”,同辈人称他“廖公”,我这样的小辈则称他廖主任(他曾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他生在日本,长在日本。比起带有浓厚广东乡...
“打掌”历代皇帝中,道光至为节俭而吝啬。某次其套裤膝盖处不慎弄破,因不忍丢弃,而令内务府缀一圆绸,谓之“打掌”。大臣们见后纷纷效仿,不论破与不破,均在膝间缀一圆绸,竟风行一时。外面东西真便宜某次,道光召见军机大臣曹文正时,见其膝间有缀痕,遂问:“...
2017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称军博)文物处杨海峰处长将馆藏一级文物、一封“知名不具”的统战密信的复制件交给我,嘱我转交给当事人后代。密信全文如下:志平仁兄勋鉴:来函敬悉。某方若就地不动,我们与之互不侵犯。若某方决定西行,我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