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1422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君羽飞霐
  • 胡谈
  • 孤树
  • 孟冰
  • 山里狼
  • 断翼孤蝉
延安司法故事 2023-11-09 08:48

郝在今土沟壑的延安,这天来了天上贵客。1940年5月31日,南洋华侨总会会长陈嘉庚,飞来延安访问。华侨富商陈嘉庚,带头捐款支援抗战,从新加坡飞到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重庆访问结束本该返回南洋,这老先生却令人意外地非要看看延安。这样的贵客来延安,毛泽...

浏览全文 阅读(27059)

陈红民+潘建华位处江西九江的庐山不仅景色优美,对蒋介石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庐山由于和南京同处于长江沿岸,交通便利,成为了国府要员度假疗养,尤其是避暑的首选之地。除了抗战时期被迫迁都西南外,蒋介石几乎每年都会到庐山,并于1933年...

浏览全文 阅读(26925)

毛泽东很快就向斯大林做了报告:“司徒雷登撒谎说美国人好像已停止支持国民党政权了。我们了解的情况却相反,这种支持一直在积极进行。”5月26日,斯大林回电表扬说:“联共(布)感谢毛泽东同志的信息”。27日,毛泽东再次强调了他一直担心的干涉问题:“上次...

浏览全文 阅读(26712)

黄国声同治十二年广东乡试,有件事值得一说。这年考试中的一名举人,后来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这人就是南海考生戴鸿慈。他后来再考中进士,从此仕途顺畅。三十年后官至礼部、法部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戴鸿慈是南海县九江绿涌乡(又称村尾村)人。戴姓在这...

浏览全文 阅读(26503)

黄国声同治十二年的广东乡试,发生两件意外事情。其一是开考前两日的下午,下了场大雨,从头门到龙门一片水漫成河,水深至一尺多,而至公堂前也有一丈多地方受浸。如此情景,试务人员固然无法办事,更大的问题是到时许多考生如何进场。众官商议,水浸至此,一时恐难...

浏览全文 阅读(26450)

黄国声到了开试时间,在贡院龙门外分成左中右三路人员,负责对考生点名入场。由于考生过多,一直要点至晚上才能点完。进场后,考生共要考三场,三场合格才有中选希望。试卷先由十三位同考官各自初阅,认为合格、拟予录取的,就写上评语,推荐给主考审阅作最终决定。...

浏览全文 阅读(26382)

黄国声乡试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清朝规定三年考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之人称为“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試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广东贡院是乡试的考场,三年一次的考试过后,这里就很少有人涉足,任其闲置。所以每...

浏览全文 阅读(26427)

李舒我最爱读张爱玲写吃,因为吃里满满是乡愁,那种馋意是扑面而来的,只有一样,始终不解。这便是“粘粘转”。张爱玲说得语焉不详,“是从前田上来人带来的青色麦粒,还没熟……我姑姑的話根本没听清楚,只听见下在一锅滚水,满锅的小绿点圈圈急转——因此叫‘粘粘...

浏览全文 阅读(26457)

吴钩《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荫。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着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这首《望江南》,一般认为是北宋“一代文宗”欧阳修的作品。从字面看,诗人以“江南嫩柳”比喻一名十...

浏览全文 阅读(26463)
碎片代史不靠谱 2023-11-09 08:48

刘洪波历史不是不可以被反复检视,但历史的大局面无人可以改易。翻案文章,可以做得十分容易。历史观一变,材料就有新解释。甚至一鳞半爪的记载,乃至脑补与想象,都可以充作翻案的依凭。近些年翻案文章之多,令人目不暇接,一派繁荣之状。近现代史随便举出一个人、...

浏览全文 阅读(2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