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
《地火》杂志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主办、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季刊。《地火》杂志本着“石油人写(石油人写作的作品)、写石油人(社会作家写作的石油题材的作品)”的原则,以石油题材以及涉油题材的文学作品为主,兼顾其他。
文集访问量: 5215 次
音乐列表
■赵春花“这是哪一位”■赵春花春天的声音版画/王洪峰作新人小丁来单位不久,就以聪明伶俐、踏实肯干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备受单位领导喜爱。几年后,小丁已是单位大梁,成为领导之左膀右臂。一日,单位领导带小丁到总公司参加年会汇报工作。年终岁末,为慰劳大家...
■古耜耐读才是好文章——庞伟华散文集《梦里人生》代序■古耜我拿出三个整天的时间,集中阅读庞伟华先生即将由春风文艺出版社付梓的散文书稿《梦里人生》。边读边为作家执着的文学追求和出色的创作才情而感到由衷钦佩与激赏。及至掩卷,我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重新投向...
■张展华石油的赤子唯美的追求——张红军诗作赏析■张展华张红军是一位著名的高产作家。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一函六卷《张红军作品集》,帙卷浩浩,熠熠生辉,凝结着作家半个多世纪的苦心孤诣。可谓:石油的赤子,唯美的追求。张红军发轫于诗,散文、小说...
■李炯那是十几年前,我在青海油田一线的花土沟电视分台值班。一天,同单位的老孟从500多公里外的基地搭便车急匆匆赶到花土沟,找到我,说想用一下新闻采访车,去一趟20公里外的油砂山。见他手里拎着一个黑色提包,我问他去油砂山干什么。他支吾了一会儿才说,...
■张学杰1956年至1962年,这个时期,我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工作,那里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我们石油人在这里,天天总是想着为国家能早一天找到个大油田在努力拼搏。石油探井打到哪里,我们开着电测车就把井测到哪里,为地质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寻找石油,忙忙...
■耿庆昌对故乡的最初感觉是硬朗,最终的感觉仍然是硬朗。为人直,做事正,个性烈,出语呛——构成了硬朗的故乡。娘说,是因为咱们这里的水硬。我至今弄不清楚娘这话的内涵和来历,但在故乡不光娘这样说,许多人都这么说。这与我故乡“景阳冈”的水质无关,更与水中...
■袁国燕小时候,常听父母念叨那些没有麦面的一日三餐。一碗面条,一个纯麦面的馍馍,都很稀罕,一般只有坐月子的女人才能吃到,其他人得眼巴巴地盼到过年。半锅稀面条,经掌勺人小心均衡,一人一碗。如果是妇人掌勺,盛饭的时候,她一定先给自己的碗里,斜插上一双...
■遥帆父亲去世27年了,总想为父亲写点什么,纪念他,但总感觉记忆是碎片化的,提笔又写不出什么。转眼间我也到了中年,快奔50岁了,我试图理解和记忆当年的父亲,却感到我的笔无力去向自己、向自己的孩子描述一个立体感很强的父亲。他已和我渐行渐远,我连他模...
■王志明对于赵洪全来说,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歌声和最美丽的舞蹈。2011年4月的一天,505队老队长薛应选和他夫人袁秀容前来看望身患癌症的战友赵洪全。赵洪全艰难地说: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再听听那首《勘探队员之歌》。袁秀容凝视着病重的战友,眼睛里含着...
■潘顺梅真正爱花之人,一定懂得惜花。“爱花且殷勤相守,莫让花儿消瘦……”意味深长的老歌,很动人。可侍候花草,一定要有心有时才行。终于清静下来,我开始打理橘树和四季梅。修修摘摘,施肥喷水,冲掉枝上的微尘,沾了露水的叶片,蓊郁滴翠,招人喜欢。橘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