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
《地火》杂志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主办、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季刊。《地火》杂志本着“石油人写(石油人写作的作品)、写石油人(社会作家写作的石油题材的作品)”的原则,以石油题材以及涉油题材的文学作品为主,兼顾其他。
文集访问量: 5200 次
音乐列表
■杨铁光一生命的原乡是安静。但人们很难让自己安静下来,喜欢喝热闹的酒,唱嬉闹的歌,跳欢闹的舞,去纷闹的地方,过喧闹的生活,没有点响动,人就不踏实,渐渐进入了一种喜欢享受热闹和喜欢观看热闹的状态,觉得热热闹闹的生活里才有意思,才有风光,才有刺激。殊...
■刘佩学春天来了,天暖,风轻,阳光充足。每到中午,就能听到母鸡下蛋的叫声,“咯咯哒”“咯咯哒”响彻整个村子。没几天,顺着母鸡下蛋的声音,就能听到土街上传来卖冰棍的吆喝声,冰棍,冰棍,鸡蛋换冰棍。半大孩子就像挨针扎了一样,听到卖冰棍的吆喝声,一下子...
■黑白在我乡下,一年中最早开花的是蒲公英。蒲公英是书面语,我们都叫它山稻姑,它总开在路中央、朝阳的坡地上,一丛丛山稻姑像夏夜里的星。据说它味苦,没人剜它回家,它就自生自灭。与它相对的有水稻姑,花细白,像眼屎,猪爱吃,还没长起来就被小女孩剜尽。山稻...
■冰客走在城市的水泥路上,尽管穿皮鞋已经习以为常,但我却仍然怀念那在乡村穿布鞋的年代。已经很久了,很久没有穿布鞋的生活,但那种温暖的记忆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时时浮现。那是一个艰苦而又俭朴的年代,我出生在乡间一个贫困农家,小时候穿鞋也许是我们那...
■张煌新我的故乡把长大成姑娘而未结婚这一个年龄段的女孩儿,称作是妹子。因老家人祖祖辈辈居住在山区,故又把妹子称作山妹子。山妹子初长成,这时候她们穿着花布衫扎着大辫子,一双毫不掩饰的眼睛看什么都有着沉甸甸的收成。客家山妹子很规矩,她们按山里人的习俗...
■邹悦前苏联电影《小偷》里有几幕很感人的镜头,小主人公从未见过他参加卫国战争的父亲,他经常会对着一个个模糊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身影喊“爸爸”。通过画面处理过的“爸爸们”轮廓清晰脸型模糊,正如我无数个夜晚里塑造的对于故乡的梦境。我坚信我的血液里散发着对...
■郝随穗到了农历四月中旬,漫山遍野的槐树就开花了,槐香一夜间弥漫了整个山村,如在梦中,每一个梦都开始在萦绕着一缕缕浓浓的槐香的枕边。今年的春天来得迟了些,为了等候春天的到来,多了一个月份的闰四月。可是槐花依旧如约而来,冲破春寒料峭的冷日子硬是在一...
■杨军每天早上6点半,老庞都会准时起床。洗漱完毕,穿戴好工服,7时整,老庞会迈着军人的步伐走过长长的栈桥准时来到岗位上,一天的工作就正式拉开了帷幕。老庞是码头与海上运输管理中心的一名员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发船、接船。每天站在码头上,迎来送往无数上...
■王立宪从我宿舍二楼的走廊向东望去,是一个缓台,它像一个人帽子的帽檐。每年冬天都会落上厚厚的雪,尤其是夜里的“软着陆”,令我惊奇。楼前就是一条大道,也曾是我回家经过的地方。大道的对面是一排高低不等的楼,饭店、旅店、理发店、眼镜店、书店,不一而足。...
■李莉走进盐碱滩上秋日的井场,我感受到了秋风在这个季节里舞动的节奏,在风中连绵起伏的芦苇荡日渐发黄,火红的碱蓬草铺满井场周边的盐碱地,高大的抽油机在阳光下耸立,红的游梁、黄的曲柄、蓝的支架,和行走在其间的采油工人相互辉映,让这片井场生机无限。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