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
《地火》杂志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主办、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季刊。《地火》杂志本着“石油人写(石油人写作的作品)、写石油人(社会作家写作的石油题材的作品)”的原则,以石油题材以及涉油题材的文学作品为主,兼顾其他。
文集访问量: 5162 次
音乐列表
■赵春花秋天,在农人眼里代表着收获,在诗人心中蕴含着深沉,在我,写满了变化。在这个秋天,因为想节省一点房租,我搬了三次家。当第三次面对堆成小山的家当,无力收拾时,我下定决心,如果可以,今后三年,决不搬家。这是个远离闹市,建成多年的小区,房子陈旧,...
■常文艳屋檐斜入一枝低。几抹斜阳,不动声色地从一枝低的尖梢儿上,薄薄地滑滑地掠过。我在窗前读书,枝蔓却绞着斜阳影在书上,缠着我去看她。我举头而望,秋水湛湛,秋意浓浓……窗外的雏菊,定是收到了秋翁的请柬。一场雨下来,前不久还蜷着敛着的花苞,已慢慢绽...
■傅殿戈千百年来,这里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天堂。一个古老的部落被还原到起点,在洪荒的环宇,在历史的星空,在苍茫的草原,成为一个星点的涂抹。就是这个历史的逗点,在一遍遍过滤着草原,梳篦着生活,滋养着部落。可堪回首,这风肥草美的部落啊,一不小心,就成了贫...
■张志诚家离油田很近,但不是油田。听老辈人说,全怪那口井。“哪口井?”我好奇地问母亲。“记性不咋地,忘性倒不错!”母亲放下手里的活计,乜了我一眼,“不就是村后那口没出油的井吗。”听母亲这么一说,陈旧的记忆像是在显影液中滤过一般,由暗淡逐渐清晰起来...
■宗福军花土沟是柴达木盆地西北角的一个海拔三千米的戈壁小镇。这里因油而兴,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批石油人进入柴达木盆地,跋山涉水骑着骆驼来到了这里,从此便有了花土沟石油小镇,从此便有了全国海拔最高的油田——青海油田。小镇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名字...
■袁龙与小杨初次见面,是在1970年春天,一个花蕊吐芳的时节。只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的上午,我和三个同学走在前往市图书馆的路上。在故乡那条不太宽阔却比较悠长古老的仪凤街上,我们一边赞叹几天前品味过的位于禹王后街街口那家“排骨大王蜀一面馆”令人难以忘...
■张俊清一幅童话的窗口一地晶莹的露珠在三月寒风中张开了洒脱的飘逸寻找一个失落的梦境寂寞的原野又一次喧嚣起来天降梨花叶落白悄然舒畅着我潮湿的记忆骨子里的花蕾有了心思无声地丰盈我的魂灵三月雪打开了一个季节的门扉我的相思不再遥远春风一个春天的梦在风的吼...
■徐赣青一个急促的电话打断我的思绪电话那边的声音沙哑而迫不急待他说秀才我告诉你我去了咱们的老井场狮子沟我跟你说狮子样的土包还在狮子头只剩一半啦也不知是被风还是被挖掘机咬啦那条水沟还在你记不记得咱们躺在那里仰望天空生怕找不到老婆现在都可以当爷爷啦那...
■陈勇夏日的井场被烈日晒得如同一壶沸腾喷气的开水掀起滚滚热浪夏日的井场有一只炽热闪光的火凤凰盘旋在井架上方看青翠群山耿耿脊梁夏日的井场有一轮身姿婀娜的明月静静地守在夜空听来往的石油人足音铿锵夏日的井场石缝里钻出的小草在贫瘠而艰苦的环境中沉思生命的...
■胡仁房晚来的雨随我的思念渗入泥土让青山轻皱了眉头你的笑容在暮色里收回使雨声凝重这似秋的一个心事发生在初夏的眼眸请让我在日出时收割年景太阳晾晒过的大地是我生命的食粮旋转的爱轻轻路过我家的门口像清晨的凉风唤了夜的懵懂一辆饰满花的婚车从今世驶向来生欢...